此前消金界在《助贷新规下的整改新方案》中介绍了“24%+公证”业务,多位从业者后台交流,表示信用报告这一产品目前更为普遍,且被更多客户接受。
“我们之前和XX的信用报告合作,因为客诉原因停了,现在正在考虑重启。”某腰部平台助贷机构人员表示。
消金界发现,信用报告已几乎成为中腰部平台的标配。而且“信用报告”的收益可观,仅凭这一服务,有平台去年实现营收4亿元;而今年在此基础上,还设置了翻倍的目标。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机构涌入这一赛道,除了天下信用和天创信用,包括贵州中鼎大数据征信服务有限公司、杭州牛度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陨石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正态铠甲科技有限公司等都在输出相关产品。
01
按阶梯量级对助贷平台返点
信用报告市场相对较早较成熟。据公开信息,早在2016年,“天下信用”就推出相关服务,用户可通过其查询企业信用、自己的信用,或授权他人查询对方信用报告。
如今,消金界发现,信用报告几乎成为所有中腰部平台的标配。有一些是合作已久,比如,早在2022年,民生易贷的微信公众号就已合作天下信用。也有助贷机构从今年开始启动该合作,甚至一口气合作了三、四家提供信用报告的平台。
在信用报告的banner页,通常使用“优先放款权”“助力提高审批成功率”“提额”“排查个人风险”等字眼,来吸引用户开通,价格常在29.9元、39.9、49.9/月不等。点击进来,其风险结果涵盖司法涉诉、行政处罚、劳动仲裁案件等多个维度。
信用报告的收益实属可观。以天下信用为例,其宣传的标语是“1亿+人都在使用的平台”,如果按照每份30元的价格,即便不算自动续费,也有超过30亿元的收入。
此外,成都正态铠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贝融助手”,公司主要提供风险评估报告,官方信息显示,自2019年上线至今,服务企业10万余家,用户体量已达1000万+。其官方账号显示,个人风险报告的客单价为39.8元,企业信用报告的客单价为88.88元,估算下来,营收也早已过亿。
不过,消金界了解到,在收益上,提供信用报告的主体通过助贷机构引流,但大部分费用都返给了平台。
在该合作中,信用报告服务方根据助贷平台的合作量级,给与一定比例的返点。量级稍小一点的,通常返50%给平台;量级大的,返点在70%甚至更高。
02
服务场景拓宽至婚恋、租赁、家政等市场
市场上最早提供个人信用报告服务的,当属海南凤凰木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天下信用”和天创信用服务有限公司旗下的“天创信用”。市场上也优先和这两家合作。比如,信用飞就同时合作了这两家。
如今这一市场可谓“卧虎藏龙”。消金界发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机构涌入这一赛道。
当下,包括贵州中鼎大数据征信服务有限公司、杭州牛度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正态铠甲科技有限公司等都输出了相关产品。除了个人风险评估报告,逐渐拓展至商务咨询、家政服务、租赁业务、婚恋市场、自由职业人员等诸多场景。
此外,一些线下中介在提供贷款服务时,也向用户推荐“信用查询”服务。比如,不少用户投诉购买了线下中介推荐的“悦享查”信用报告,付费金额在88元/99元/168元不等。
企查查信息显示,“悦享查”的运营主体为四川陨石科技有限公司 ,“悦享查”个人风险报告可系统整合包括借贷情况、异常名单等在内的13大维度的相关数据,给出综合评分。
此外,不少企业通过代理的方式推广产品。比如,成都正态铠甲科技打出“0门槛 0成本 一单可以赚百元”的口号,通过代理的方式推广数据报告服务。
四川陨石科技也制定了关于推广方的管理制度。根据制度规定,对推广方做出了投诉处罚措施,如果推广方被公开投诉,则要求罚款2倍/封号。比如投诉金额为88元,推广方在退还88元费用外,还要支付176元的罚款。
03
信用报告,如何开展才合规?
信用报告业务发展到今天,最让人关心的是否合规的问题。
首先,在数据的来源与使用上,信用报告通常涉及用户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等、职业身份、居住地、收入信息、出行信息等多项敏感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在来源和使用上是否合规?
从性质来看,有从业者认为,征信机构的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资质已在2018年百行征信成立之时宣告终结。
若信用报告属于征信业务,那么获得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的只有百行征信、朴道征信、钱塘征信三家机构。
若信用报告属于信控行业中的信用管理咨询业务,那么相关相关的运营资质和标准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此外,从当下助贷平台整改的角度来说,信用报告是否也属于“会员权益”?高客诉问题又如何处理?
如果属于会员权益,此前有业内人士表示,会员权益不得挂钩借款额度,不得强制绑定,而有些信用报告通常只用小字提示“我已阅读并同意《自动续费协议》”,同时又频繁出现“助力提高审批成功率”“提额”“等字眼,显然有悖于监管原则。
实际上,早在2021年,鹏元征信因存在“未经批准,擅自从事个人征信业务活动”、“企业征信机构任命高级管理人员未及时备案”两项违法行为,被央行没收违法所得约1918万元,并处罚款62万元。鹏元征信即“天下信用”的运营主体,该机构也因此成为了首个因擅自从事个人征信业务而被处罚的企业征信机构。
助贷行业的监管仍在加码,但针对信贷主体提供信用报告的服务机构越来越多。针对四年前的处罚内容,不知“天下信用们”是否已想好应对方案?
作者邮箱:
xjj@xiaojinjie.com.cn
此文为消金界原创稿件,未经允许谢绝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