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责任?最高检与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典型案例
创始人
2025-08-17 12:46:20

(来源:中国环境报)

转自:中国环境报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在第三个全国生态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与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了一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典型案例,指导各级检察机关和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配合,凝聚更强法治合力,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2024年1月—2025年7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8.6万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7.2万件、民事公益诉讼1.4万件;共提起公益诉讼7500余件,约占全部领域提起公益诉讼案件的57.6%。2018年1月—2025年7月,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共计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约5.69万件。

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包括重庆市检察院第三分院支持重庆市南川区生态环境局对某公司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等6件(如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典型案例目录》),涉及尾矿库、水体污染、危险废物、大气污染等治理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价值目标一致,均是为追究违法主体生态环境损害责任、促进生态环境受损公益得到有效修复。检察机关、生态环境部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有力推动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

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工作部署,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机制,通过共建生态环境修复基地,联合开展普法宣传、警示教育、典型案例评选等工作,与检察机关协同推进生态环境损害修复及时有效开展。此次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生态环境部联合评选发布两项制度衔接的典型案例,既总结了案件办理过程当中的良好经验做法,也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和检察公益诉讼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有效推动全社会形成环境有价、损害担责的理念。

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负责人表示,检察机关会持续将生态环境领域作为公益诉讼检察办案的重中之重,锲而不舍地推动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持续加强办案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的监督、支持、协同作用,进一步加强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林业和草原等行政部门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协作配合,共同答好生态环境保护答卷。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

检察公益诉讼衔接

典型案例目录

1.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支持重庆市南川区生态环境局对某公司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

2.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检察院诉某电工公司、郭某等人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3.河北省井陉县人民检察院诉李某某等人和山东某能源公司等企业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4.江西省吉安市人民检察院支持吉安市生态环境局对永丰县某产业园三家企业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

5.安徽省无为市人民检察院支持生态环境部门对某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

6.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支持北京市海淀区生态环境局对部分单位超总量、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聚焦北京“十五五”规划建议|重... 转自:北京青年报客户端《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建...
聚焦北京“十五五”规划建议|民... 转自:北京青年报客户端《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其...
绵阳车务段通报:两名作业人员被... 两名作业人员被货物列车碰撞不幸身亡11月27日凌晨,两名作业人员在宝成线黄许镇至德阳区间进入邻线,被...
俄罗斯发射载人飞船,载有2名俄... 新华社消息,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11月27日说,俄“联盟MS-28”载人飞船当天从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
完美世界(002624.SZ)... 格隆汇11月27日丨完美世界(002624.SZ)公布,公司实际控制人池宇峰先生计划在本公告披露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