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ETF炼金师)
近期,A股市场经过一段调整后,重新展现出上涨的动力。自8月4日至15日,上证指数上涨3.84%,超过了恒生指数的3.11%增幅。然而,纵观今年整体表现,港股依然占据上风。截至8月15日,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上涨25.97%和24.06%。相比之下,上证指数仅上涨10.29%,中证1000指数的涨幅也仅为19.47%。
在今年业绩表现上,能够直接投资港股的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显著优于仅专注于A股的基金。不过,本文将探讨那些因投资约定无法投资港股,但在A股市场依然取得优异绩效的基金,这些基金的表现将有助于进一步拓展A股的上涨空间。
### TMT赛道的突出表现
根据德勤的报告预测,2025年将是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科技、传媒和电信(TMT)行业的重大转折点。得益于生成式AI的快速普及,TMT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截至8月14日,申万一级行业的通信、传媒和电子板块的涨幅分别达到30%、21%和17%。在不投资港股且收益率超过30%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我们共筛选出13只基金,排名前五的分别是永赢科技智选混合、 中航机遇领航混合、富国科技创新混合、财通资管数字经济混合和万家经济新动能混合。
在这13只基金中,财通资管和万家基金各有两只产品上榜。财通资管的数字经济混合基金以49.10%的收益率排名第四,而创新成长混合基金则以30.75%的收益率排名第十三。值得注意的是,自包斆文担任基金经理以来,该数字经济混合基金的收益率达到70.78%,超越TMT50指数32个百分点,显示出在行业上行周期中的强劲爆发力。
包斆文的投资策略主要表现为高成长性、低渗透的行业布局,并善于捕捉行业景气的拐点。尽管市场普遍认为这些基金只是跟随大盘走势,但相较于主流宽基指数和行业指数,这些产品均展现出不俗的超额收益。
### 创新医药领域的强劲回报
创新医药领域被视为2023年最热门的投资赛道之一。然而,港股在这一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截至8月14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大涨近105%,而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的涨幅仅为33%。在不投资港股的主动权益基金中,筛选出的30只基金中,有数只基金年内收益超过30%。
例如,汇添富医疗服务基金以64%的收益率位列第八,显示出其在医疗领域投资的高超技巧。此外,财通资管的三只医药主题基金——创新医药混合、医疗保健混合及健康产业混合,年初至今的收益率分别为53.43%、42.57%和41.77%,均在前十五名之内。农银医疗保健和农银汇理创新医疗也在榜单上,年内收益率均在41%左右。
### 消费赛道的竞争与机遇
消费行业历来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尽管在2021年后,其整体表现有所回落,但2023年新消费仍展现出活力。在不投资港股的主动管理型消费基金中,有46只基金在年内实现正收益。前五名的主动型消费主题基金收益均未超过24%。
财通资管的消费升级一年持有混合和品质消费混合在此背景下表现不俗,年内收益率分别达到10.09%和8.74%。林伟的选股策略明显影响了这两只基金的表现,尤其是在新消费领域,积极捕捉电动两轮车、宠物食品等新兴消费机会。
此外,财通资管在先进制造领域同样表现出色,其管理的先进制造混合基金在今年以来收益率超过51%,领先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30个百分点。此基金自2024年成立以来,即便处于高位仍能取得良好业绩,显示出其管理团队的投资能力。
### 主动基金的市场工具属性
行业主题基金在结构性分化的市场中展现出较强的工具属性,能够有效跟踪特定行业主题。主动权益基金在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方面,往往更具优势。财通资管在多个成长类赛道中的积极布局,提升了其在竞争中的优势。未来,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这些不投资港股的优秀基金有望在A股市场中迎来更多机会。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