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全国生态日,“绿动全球 氢启未来”第三届上海交通大学绿氢产融发展论坛在交大长宁校区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席教授高峰完成了一项风浪发电创新成果。
前沿 处于概念设计阶段
随着海上发电装备向大型化发展,新型海上风力和波浪一体化发电装备逐渐成为前沿研究方向,但尚处于概念设计阶段。高峰团队的成果一是发明出能量收集机构新构型,实现无规则、非稳定海上波浪能全分量能收集;二是提出由同一能量传递介质和转化环节实现海上风力波浪复合发电、非稳定波动调节的大功率一体化能量传递的新原理;三是提出模块化能量收集单元和发电厂设计方法,为大功率海上风力波浪一体化复合发电装备的系列化和标准化提供了有效手段。
未来 建海上风浪发电厂
海上风和浪没有规律,高峰团队采用三段式叶片可追踪风速实现风轮直径变化,风轮吸收风能转化为机械能,风轮驱动能量转换装置,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传递到地面经过蓄能器驱动马达和发电机发电。而针对海浪,利用动力学计算设计直径50米的浮子三维收集垂荡和摆动的海浪能量。每个风浪发电单元以三角形平台集合风与浪的收集装置,再互相连接,组成海上发电厂。
高峰表示,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海上风力波浪一体化发电系统已积累多个学术成果和发明专利,也希望能寻找合作伙伴实现这一未来海上风浪发电厂。
论坛上,由上海交通大学全球创新研究院和上海市高效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联合主编的《中国氢能产业绿色发展产融创新研究(2025)——构建绿智融合的中国氢基绿色能源产融体系》正式发布。
本报记者 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