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连生
笔者珍藏着一只“共同救国”抗战宣传铜墨盒,直径10.1厘米,高4.2厘米。盒面中央有蓝底红框,框内以隶书阳刻“共同救国”四字。红框上方是“北平学生救国联合会”九个楷书阳刻;下方为“纪念一二·九运动五周年”八个小楷阳刻;右侧阳刻“抵制侵略,保卫华北”两行中楷;左侧阳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两行中楷。盒底阴刻“万丰”篆体款。
“一二·九运动”又称“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数千大中学生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侵略,呼吁保全中国领土完整,由此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12月12日,北平学生发起第五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12月16日,即在对日妥协的“冀察政务委员会”计划成立当天,北平万余名学生与各界群众再次示威游行,迫使该委员会延期成立。此后,天津学生组织南下扩大宣传团,深入民间宣讲抗日。杭州、广州、武汉、南京、上海等地随即响应,相继举行示威游行。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全国学生与民众的支持,促成全国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当局的妥协投降政策,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北平学生联合会是1935年11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北平地下党组织直接领导下成立的学生团体。北平学生联合会成立后立即起草《为抗日救国争取自由宣言》,制定反对华北自治的九条政治纲领。然后组织策划并发动了一二·九抗日救国示威游行,提出“反对防共自治”“停止内战”等六项诉求,成为华北地区抗日救亡运动的核心力量。
“一二·九运动”已过去九十年,纪念墨盒的制作也已过去了八十五年。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笔者收藏的这个铜墨盒正是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