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路先锋”聚合力 老旧小区换新颜
创始人
2025-08-07 05:37:04
0

  清晨七点,济南市历下区健康路7号院的小广场上已经热闹起来。老人们在广场上练太极,几个孩子在健身器材旁追逐嬉戏,“你看现在这广场多敞亮,健身器材也好用,搁以前啊,小区乱停车、乱堆杂物的事让人心堵得慌。”居民王阿姨一席话,道出了小区从“脏乱差”到“净治美”的华丽蜕变。

  记者 王倩 通讯员 程超 

济南报道

  文东辖区老旧小区集中,占比达98%,存在基础设施老化、物业管理难等共性问题,健康路7号院是其中之一。街道党工委深刻认识到,老旧小区治理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破解“硬件老化”与“人心离散”的双重困境。为此,街道通过机制创新、全域推进,形成了“‘YI路先锋’党建引领、信托筑基、多元共治”的治理生态,让一批老旧小区实现人居环境从“脏”变“美”、小区管理从“乱”变“治”、小区民心从“散”到“聚”的“三变”效果,居民从“心里堵”到“笑开颜”,满意度显著提升。

  组织聚邻:“3+2”引领机制织密治理网络

  “信托制物业刚进来那会儿,我还是有些怀疑的,不确定他们能不能做好。”在健康路7号院,不少人起初对新的物业模式持观望态度。

  破解信任僵局,关键在组织。街道“3+2”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就像一根坚韧的红线,把散落的治理力量紧紧串联起来,让党组织的优势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治理效能。

  三类党组织协同发力,筑牢治理骨架。社区党组织牵头,联合党员、居民代表、律师等组建物业服务监督小组,由小区党支部书记担任组长,对物业公司的服务质量、信托账户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督。通过梳理“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把居民关心的“顶楼漏水”“楼道灯不亮”这些烦心事,变成了能落地的服务和实事。物业企业党组织带着用心、贴心、暖心“三心服务”理念和“3·5·15”响应机制——紧急事项3分钟接单、5分钟响应、15分钟处置,让服务从“被动应付”变成“主动上门”。还在小区设立各类修理工具齐全的“便民工坊”,并主动认领对独居孤寡老人送温暖探访、小广场微改造等民生项目。产权单位党组织主动担当,提供资源支持,通过落实“问题联办”机制,协同解决山师东路26号院电线穿入树干、环山路102号“一户一表”改造、健康路7号院物业服务场地供给等小区历史遗留问题,推动小区环境持续改善,居民切实感受到变化,信任度逐步提升。

  两类党员先锋带头,激活治理细胞。开展“党员亮身份争先锋、服务进万家”行动,党员们纷纷挂牌亮身份,主动认领服务岗位,374名社区党员和226名在职党员组成了“励新”党员服务队伍。社区党员发挥“熟人效应”,扎根楼院当起兼职网格员,每天楼上楼下转一转,谁家有困难第一时间搭把手。在职党员发挥专业特长,律师党员帮着审合同、工程师党员指导设施改造……在健康路7号院,党员带头监督小区信托账户资金流向,带头缴物业费,在“议事会”上先听居民说、再发表意见,信任的种子也在居民心中生根发芽。就像居民张阿姨说的:“看到党员们真干事、干实事,我们心里踏实,也逐渐接受了透明安心的信托制物业。”

  协商睦邻:自治生态让居民成为“主人翁”

  “小区要改造电表,会分片停电,还会占用小区公共路面施工,以前这种情况居民会有各种意见。”科院路社区工作人员朱芳表示,“这次通过6轮协商确定下院内电表改造方案,大家都挺满意。”“小区事,大家议”,让居民自己的事自己说了算,这是破解治理难题的“金钥匙”。

  近年来,文东街道着重培育“小区是我家”的共同体思维,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主人翁”。通过深化“网格员提议、小区(网格)支部审议、社区党委决议、居民评议”“四议”微商量工作法,推广“利益相关方矩阵图”“问题分级表”等工具,让复杂矛盾有章可循。居民有想法,可以提出来;小区(网格)党支部把问题理清楚,组织大家坐下来“议”,把各方的顾虑摆出来;达成共识后,物业、党员、居民代表一起动手“行”;事儿办完了,大家再“评”一评,结果记下来。这个思路让居民从“情绪化表达”转向“理性化协商”,在议事时学会替对方着想,在决策时觉得自己有份,小区的事就成了自家的事。

  社区通过把社会、楼院长、热心居民等力量都吸纳进治理微生态,让大家各展所长。楼院长负责日常信息传递,社会力量带来各种资源,各方力量一起使劲,社区里的暖心事越来越多,活力也越来越足,邻里关系也更加和谐。经调查,健康路7号院物业费收缴率从2023年的60%升至2025年的96%,居民满意度也显著提升,正是这种自治生态越来越成熟的最好证明。

  服务暖邻:精准供给体系让民生服务“暖到心”

  治理的温度,藏在每一次及时响应的服务里。街道131个网格落实“一张码、一张图、一本日记、一本账”的“四个一”网格服务机制,打造全域化精细服务体系。网格员的“报到码”一亮,居民扫码就能联系上,在岗状态一目了然;“七彩民情图”上,各群体的分布及需求清清楚楚,服务能精准“滴灌”;“一本日记”里,记着谁家有困难、问题解决得怎么样,事事有回音;“一本账”则把居民的诉求从受理到解决全流程记下来,做到件件有着落。这些都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动从“应对诉求”到“精准供给”的效能跃升。

  在此基础上,街道还坚持“资源下沉、服务前移”,推出“15分钟便民服务圈”,15个社区调度辖区资源,联合辖区商超、理发店、维修铺等,开展“公益大集”,磨剪子、修家电、义剪等服务随叫随到,年均服务超2000余人次;针对老年居民较多的特点,依托2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7个助餐服务站,开设“银龄食堂”“健康驿站”等,解决老年人日常饮食难题;同时,引入历下区心理协会、辖区医院和高校等资源,建立心理辅导、健康义诊、特色宣讲等志愿服务项目,“叮咚我来了”“邻里互助小组”等51个“邻里帮”志愿服务项目年内开展活动400余场,服务居民3万余人次,让服务直抵人心,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增强。

  如今的文化东路街道,老旧小区的蜕变已从“点”的突破变为“面”的绽放:健康路7号院已经彻底变了样;师东新村用“微循环”破解停车难;羊头峪东沟28号建起非机动车棚,告别“飞线充电”;山大路236—1号院通了消防水、供了暖……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当老小区里的笑声越来越多,当居民说起“咱小区”时透着自豪,这份归属感和认同感就成了治理成效的最好注脚。党建引领的“方向盘”,让党组织成为凝聚各方力量的“主心骨”;激活居民参与的“动力源”,信托制的透明机制重建社区信任;多元共治的“方法论”,拂过社区服务的每一寸纹理,抵达居民最需要的地方。正如街道相关负责人所说:“我们要让每个院落都充满烟火气,让每户居民都感受到家的温暖,让幸福在家门口不断升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疫苗接种实现“预防优于治疗”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随着我省进入持续高温的“三伏天”,部分中老年人及慢性病...
地头变课堂面对面传授技术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为进一步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北大荒农业股份青龙山分公司在...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黑...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债务企业名称:龙江县福山永杂粮市场有限责任公司 ...
首都机场临空区上半年营收超17...   本报记者 孟紫薇 通讯员 张凯欣  规模以上企业达562家,同比增长10.4%;营业收入1737...
旅途添新意 北京火车站成“会客... (来源:千龙网)候车旅客在北京站二层第八候车室南端弧形落地窗前休息今年暑运已过半,不少来京的细心旅客...
什么怪物让民主党议员集体“跑路...   距2026年11月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尚有一年多时间,共和、民主两党均已盯上了“选区重新划分”这一“...
夏日送清凉 用关怀抵御高温“烤...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近日,驻津央企中国铁建大桥局上海G15公路项目部组织开展“夏日送...
标准化引领高质量发展   ■ 韩 昱  如果说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那么标准化就是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这...
又见银行理财子公司参与IPO网...   本报记者 熊 悦  继光大理财后,第二家参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网下打新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浮...
消息人士称特朗普计划最早下周与... 当地时间8月6日,据《纽约时报》报道,两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告知欧洲领导人,他计划最早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