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阳日报)
转自:沈阳日报
□张大鹏
沈阳都市圈正以制度创新破壁立新,以“七大工程”立柱架梁,奋力书写着“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的时代答卷。
破壁垒,制度创新筑基。沈阳都市圈以体制机制改革消融制度坚冰,书记市长联席会议决策等四级工作机制凝聚合力,持续完善“1+1+N”规划体系,跟进落实交通、科技、产业等21个专项规划,清单化、项目化实施30项合作协议。创新构建涵盖经济质效、产业发展等六大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为高质量发展精准导航。制度探索持续深化,聚焦要素市场一体化、财税利益共享等关键领域,释放协同发展新动能。
强协同,“七大工程”并进。沈阳都市圈以务实行动诠释一体化内涵——交通共联打通区域动脉。沈白高铁、沈丹铁路如银龙穿山越岭,秦沈、新阜、鞍台高速筑就通衢大道,“轨道上的都市圈”与智慧化建设并进,累计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19个、5G基站近10万个。产业共链锻造集群筋骨。依托十大重点产业集群,构建5大产业生态圈和12条产业链,“圈长制”“链长制”精准发力。中德产业园鞍山分园等“飞地”园区创新落地,鞍钢三峡清洁能源等协同项目推进,30余家都市圈企业在沈设立研发贸易中心。平台共享激活要素春水。东北科技大市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辐射全域,率先制定“共享用工”政策。组建12个专科联盟,推动三甲医院互认,教师培训协作体覆盖142校。生态文旅绘就诗意图景。联防联控使优良天率达85%以上,河湖长制守护流域,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联合打造108条旅游线路,年接待游客3亿余人次。社会共治书写民生温度。全国首部都市圈旅游协同立法施行,政务服务“都市圈通办”达241项,实现“同圈同标准”。 ,同“圈”共济)
谋跨越,创新驱动跃升。未来,沈阳都市圈锚定更高目标——以千亿级“人工智能+低空经济”、400余亿元都市圈环线项目为牵引,推动都市圈经济总量冲刺1.6万亿元。第四次书记市长联席会议签署低空经济联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等7项重磅协议。沈阳积极发挥都市圈核心城市龙头作用,与其他六市一区携手并肩,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纵深推进“七大工程”,全力打造东北振兴重要增长极。
破题探路,已在白山黑水刻下振兴印记,融合之力,正于辽沈大地书写时代华章。一个要素奔涌、活力迸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现代化都市圈,正成为振兴新突破的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