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办赛营城 兴业惠民
看新都斑竹园的文商旅体融合之变
8月6日,位于新都区斑竹园街道的成都国际轮滑运动中心,正在以国际标准进行最后的全方位保障检查。这条平整度误差小于3毫米的赛道,将在24小时内率先鸣枪——之后的10天,这座西南地区唯一的室内专业轮滑馆内,将上演成都世运会速度轮滑、自由式轮滑、轮滑阻拦三大项目的巅峰对决。
3公里外的廖家湾,承担速度轮滑公路赛项目的舒悦公园旁,已经有当地人挂出“世运快餐”的招牌。这个片区承接着轮滑、棒垒球和软式曲棍球三大赛事的流量辐射,对于当地而言,赛事是“流量”,更是“留量”。
成都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作出“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决策部署,刚刚闭幕的新都区委十五届十四次全会则把“赛事营城”写进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活力区的行动方案。一场赛、一条链,富有文商旅体基因的斑竹园街道正以轮滑为支点,撬动“体育+”向“文商旅体”全面融合跃迁。
足球、旱雪、台球、轮滑……
体育基因的拔节生长
新都香城体育中心外,前来探访场地的软式曲棍球队员们正在体验VR旱雪滑雪设备——这是位于斑竹园的尖锋旱雪场为世运会特设的冰雪运动体验区。“没想到谷爱凌在中国的训练基地竟在这里!”队员们兴奋地表示,“赛后我们也想去斑竹园实地体验”。
这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旱雪训练基地,苏翊鸣、谷爱凌等冬奥冠军都曾在此训练,带动“四季滑雪”成为成都人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去年夏季,这里单日最高接待量达800人次,自主研发的“金针菇旱雪毯”更是出口到了10余个国家。
斑竹园街道的体育基因,远不止于此:凭借“成都足球第一村”的招牌,三河村每年都要举办成都市级的成人“宝柚杯”、青少年“柚宝杯”、企业联赛“柚花杯”三大足球赛事,一年承接各类乡村足球赛事200余场,吸引游客超30万人次;拥有西部地区首家荣获德国马术认证的俱乐部——维亚马术,不仅在国内马术界地位领先,更成为吸引整个西部地区马术爱好者的胜地。
而今年7月,全球最高水平的斯诺克学院在斑竹园街道揭牌,更是让这个曾以“村诺克”而闻名的区域成为了全国斯诺克爱好者心中的“殿堂”。目前世界冠军周跃龙、肖国栋及爱好者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大师工作室”,全国青少年台球锦标赛、四川省台球锦标赛、川渝地区台球项目联动发展等赛事也将纷至沓来。
成都国际轮滑运动中心的投用,让斑竹园的运动赛事拼图再次完善。场馆按照世界轮联最新标准建设,拥有200米双曲速滑赛道、自由式轮滑U型池及轮滑阻拦赛场,并配套运动康复中心、轮滑主题酒店和青少年培训中心。赛后,中心将面向公众开放,预计年接待量超50万人次,直接带动培训、装备、赛事运营等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
从赛场到市场
政策叠加放大“赛事红利”
7月7日,稻香蛙鸣中的月隐花乡村酒店热闹起来——“香城宝地&香投杯”2025CBSA中国斯诺克青少年系列赛成都公开赛在此拉开战幕。这项由中国台球协会授权、西南分院承办的国家级A类赛事,汇集了全国10多个省份和美国、丹麦等6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青少年选手,以及裁判、教练、观众及业界相关人士。“顶级赛事带来的‘流量’,我们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月隐花酒店的工作人员感慨地说。
“以赛营城、以赛兴业,把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按照成都市委对本次世运会制定的目标,新都区明确提出打造赛事核心区,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地图并发放一批消费券,一条“体育+”的主题产业链已然呈现。目前斑竹园街道已锚定消费新场景打造,引进夏河溪乡野公园浊酒舍、野咖营地,有序推进投资30亿元的新都大粮仓项目、隐溪别院二期等22个重点项目建设,建成全省唯一水稻纯度鉴定中试基地研学综合体,打造足球会客厅等3个亮点工程,培育双龙田园抱朴乡居、回龙湖夜间经济、锦城数字农家田园等新消费场景,“四园一馆”(尖锋运动公园、足球音乐公园、夏河溪乡野公园、双龙田园、天府家风馆)持续“上新”,并持续实施川西林盘保护修复二期工程,以“茂林修竹、美田弥望”的天府画卷,为运动员和游客提供“推窗见田、开门见绿”的乡村会客厅。
同时,街道还创新“集体经济组织+社会资本+专业运营”的方式,输出到赛事服务全链条:
村民变“股民”,以集体经济为主体,承接赛事相关的餐饮、保洁、接驳、引导等岗位;
农房变“客房”,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以及农民按标准自主改造,发展乡村餐饮、咖啡、民宿等业态;
农品变“礼品”,组织辖区内新都柚、川派盆景等多种“新都好物”,通过各种平台同步上线,实现“赛场内看新都、赛场外买新都”。
从办赛到营城
打造成都北部“未来城市”样板
18.5公里的毗河绿道在廖家湾段形成了带状公园群,占地105亩的舒悦公园碧波荡漾,绿树成荫。这座以“轻氧舒压”为主题,串联了速度轮滑、羽毛球、篮球等多种运动项目的生态绿地,不仅是本届世运会的轮滑场馆,也是成都北部一个全新的城市共享空间。“我们不只是办一场赛,更是经营一座城。希望通过这次世运会,把咱们廖家湾片区的生态、活力都展现在市民和嘉宾们眼前!”斑竹园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位于成绵乐发展轴与成德眉资同城化交汇点的廖家湾片区,是成北新消费活力区的核心地带,也是新都面向未来的“城市会客厅”。乘着世运会东风,斑竹园街道也梳理了全新的发展机会清单,将以“生态湾区”和“TOD菁英社区”为发展定位,融合发展总部经济、体育消费、新零售消费、汽车消费、数字技术以及文创消费等多个领域,预计撬动社会资本超10亿元,成为成北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目前,廖家湾教育医疗配套已陆续呈现,省社科院研究生学院、龙江路小学新都校区相继投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都院区)建设也已提上日程,首开区已签约万科、保利、洲际酒店集团等头部资源,规划建设一个约1500平方米的活力商业街区,为市民提供丰富多样的居住体验。下一步,廖家湾片区还将以现代商贸智慧医贸为主导产业,同时聚焦商贸服务、医药医贸、文体旅游、美食业等细分赛道,打造成为西部新型商贸集聚发展示范区和宜居宜业的未来公园社区。
【后记】
当世运圣火在成都夜空点燃,位于成北主轴的新都斑竹园街道也将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从旱雪到轮滑、从林盘到都会、从赛场到市场,斑竹园街道正在用体育激活发展、用赛事连接世界、用融合重构产业。正如成都市委全会所擘画——“办赛营城、兴业惠民”,一个以赛为媒、以文润城、以商兴业、以旅融通的美好未来正在这里加速到来。陈泳 文/图
下一篇:一次很“缤纷”的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