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觉三夏尽
时序已新秋
今天(8月7日)13时51分
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
立 秋
“立”,有开始之意
“秋”,意为禾谷成熟
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
趋向成熟结果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
它指向的是
秋意将近的气候变化趋势
尽管立秋时节
地表依然储存着小暑和大暑
积累下来的大量热量
气温下降的幅度不大
但温和湿、雨和热、高温与闷热
都出现分离
昼夜温差变大
体感舒适度也发生变化
将这一时段取名为“立秋”
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凝练出的智慧
立秋虽然到了
但还尚处于“三伏天”期间
暑气一时难以消散
气温降低仍需时日
初秋期间的天气依然很热
有“秋后一伏”之说
意思是立秋后
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
要到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暑)
才会出暑
厦门天气
昨天(8月6日)
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
雨水进入收尾阶段
厦门以阴天到多云为主
白天局部出现了小阵雨
午后阳光露脸
气温有所回升
全市最高气温普遍在31~33℃左右
厦门本站最高气温为31.7℃
据厦门气象预测
未来几天
副热带高压掌控厦门天气舞台
晴热天气唱主角
白天阳光给力
部分镇街海将开启“高温烧烤”模式
敲~黑~板~
35℃以上高温说来就来
大家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总而言之
小编温馨提醒
外出遮阳伞、防晒衣、防晒霜
统统安排上
避免午间高温时段户外活动
同时也别忘了及时补充水分
避免中暑
立秋养生
起居有常
立秋起居要做到“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如此可延长夜间的睡眠时间,正好借此补偿暑日的睡眠不足。
立秋后不宜再像盛夏时那样长时间开空调睡觉,以免寒邪入侵,导致感冒、关节疼痛等问题。但立秋时暑热未尽,衣着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
饮食调养
立秋时气温仍然很高,各种食品极易腐败变质,需注意饮食卫生,开启过的饮料、食品要注意密封、冷藏。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用流动的水多清洗几遍,削皮后再吃。
立秋时节,燥气渐盛,易伤肺津,饮食上可多吃滋润的食物,如梨、银耳、百合、莲藕、荸荠、山药、蜂蜜、芝麻、杏仁、豆浆、糯米、粳米等;还可适当多吃一些酸味食物,如葡萄、石榴、柠檬、柚子、乌梅等,以收敛肺气,生津润燥;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韭菜、大蒜等,以防发散肺气,助燥伤阴;适当食用一些健脾的食物,如山药、南瓜、大枣等,以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为冬季储备能量。
运动保健
立秋后天气转凉,适合进行适度的运动,以增强体质,顺应秋季 “收敛” 的特点。运动项目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较为温和的运动,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大汗淋漓,耗伤阳气。
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此时气温适宜,避免在正午烈日下运动。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但不宜大量饮用冷饮,可适当饮用温盐水或温开水。此外,运动时要注意保暖,避免运动后吹风受凉。
落叶知秋,岁月迎丰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
期待
曾经的点滴播种与辛勤耕耘
在秋天迎来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