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有着自己的“作息表”,昼夜节律在心血管健康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5年7月,《欧洲心脏杂志》刊发一项研究指出“心血管疾病的昼夜节律”,并强调心血管疾病治疗也应“顺时而为”。
根据研究,夜间睡眠时,副交感神经活跃,心率和血压降低,为心脏“减负”;白天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以满足日常活动需求。
清晨从睡眠到清醒的过程中,身体交感神经活动会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会增加。有数据显示,心梗在早晨更为多发,早晨发病率是夜间的3倍,这与晨间血压升高、血小板易聚集形成血栓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
研究提醒,如果我们忽略心脏“作息表”,导致昼夜节律紊乱,比如轮班工作、睡眠剥夺或不规律的用餐时间,会增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养护心脏的24小时“作息表”
心脏也有自己的“作息表”,要知道它在什么时候最“脆弱”,该休息时就要休息。心脏最爱的24小时“作息表”(具体时间可依个人情况调整),照着来养护:
7:00 晨起醒来躺一躺
闹钟选轻柔、舒缓的声音,或者轻柔地振动,让我们渐进地醒来;被强烈闹钟唤醒,我们瞬间会血压骤升、心脏猛跳。
建议醒来后不要马上就起床,尤其是老年人,先在床上躺5分钟,在床上伸伸懒腰,舒展一下四肢关节,再慢慢坐起来。
7:20 早晨一杯温开水
起床后一定要喝200毫升的温开水,大概一小杯,稀释血液,减轻心脏的负担。毕竟经过一夜的休息,人体水分流失,血液相对浓缩,血流速度减慢。
8:00 早餐最好有4样
吃对早餐能护心!2024年《营养、健康与老龄化杂志》刊发的一项研究发现,早餐热量占全天总热量的20%~30%,而且早餐质量高的人,心脏和代谢指标会更好,肾脏功能也会更好。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高质量的早餐应该含有以下4类食物:谷薯类、动物性食物、奶豆坚果和蔬菜水果。
9:00 多次小口喝温水
别等口渴了再喝水,要随时小口喝些温开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对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呵护心脏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天饮水1500~1700毫升。避免饮用含高糖、咖啡因和酒精的饮品。
10:00 久坐起来走一走
对于久坐办公族,建议每40分钟就要起来动一动。久坐少动者,血液循环减缓,血液黏稠度增高,心肌收缩乏力,久而久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都会伴随而来。
12:00 午餐细嚼慢咽八分饱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健康人群应花费15~20分钟吃早餐,午晚餐用餐时间为20~30分钟。
吃饭要细嚼慢咽,慢一点。因为人在吃饭时,心脏的工作状态会发生变化,如心跳加快8%~10%,心脏射出的血量增加,舒张压(低压)降低,大约持续30~120分钟。吃饭速度过快时,由于进食过多,心率加快会更明显,持续时间也会更久。
此外,建议吃饭八分饱,饮食清淡一些。吃太饱,使腹部膨胀不适,膈肌位置升高,会限制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加重心脏负担。
13:00 午睡小憩30分钟
午睡时长控制在30分钟以内。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发现,每天不超过1小时的短暂午休有助于心脏健康,但午睡时间超过1小时反而增加风险。
15:00 吃一小把坚果护心
吃点坚果对心脏好,建议最好选原味的,一小把即可。既往研究发现,摄入较高的豆类和坚果,与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和中风风险较低有关。
16:00 有氧运动30分钟
2023年《欧洲心脏杂志》刊发的一项研究,探讨了不同运动模式对心脏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中等强度运动被证实对心脏健康最为有利。中等强度运动主要包括健步走、慢跑、骑自行车、登山、游泳、爬楼梯等。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选择下午天气合适的时候运动。2023年《自然通讯》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在一天中与其他时间段相比,偏下午时段(11:00~17:00)的运动,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可以多亲近大自然,在无污染的环境中锻炼,特别是在公园和林区,既能保护心脏,也让心理更健康。
19:00 晚餐与入睡隔4小时
晚餐别吃太晚,最好和睡眠间隔4个小时。考虑到每个人下班的时间和路途长短的不同,在晚上6-8点之间吃晚餐是比较合适的。
21:00 尝试深呼吸放松一下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五科(心血管科)主治中医师张瑶在该院公众号刊文介绍,慢性压力会使皮质醇水平持续升高,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通过正念冥想和缓慢地深呼吸来练习减压,可以有效缓解心理和情绪压力,也可以为睡眠做准备。
(1)呼吸疗法: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可快速降低交感神经兴奋度。
(2)音乐干预:聆听60~80拍/分的古典音乐,20分钟即可使血管扩张度提升26%。
(3)正念训练:每天15分钟冥想,8周后可见C反应蛋白(一种非特异性炎性标志物)水平显著下降。
22:00 入睡最好在23点前
睡太早和睡太晚,都不利于心脏健康。2021年《欧洲心脏杂志-数字健康》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入睡时间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之间呈现出一种“U”形的关联模式。
具体来说,就是在晚上10~11点之间入睡的人,其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最低的。此外,建议睡够7~9个小时。
一起“顺应天时”,养心护心!
据健康时报
上一篇:“亮证女”被处行政拘留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