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才选择来华工作、生活。如何为他们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成为各地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近日,滨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联合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滨州市外国人来华工作“一件事”实施方案》,通过整合流程、精简材料、压缩时限,实现了外国人才来华工作相关事项的“一网通办”“一窗受理”,不仅提升了行政效能,更为区域对外开放注入了新活力。
从“多头跑”到“一次办”
该方案是滨州市贯彻落实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方案》出台以后,通过精简申请材料、优化办事流程、共享信息数据等举措,让外国人来华工作涉及的工作许可、居留许可、社保登记、职称评审等事项,“一网流转、数据共享,一窗受理、综合服务”,办理时限由35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跑动次数由6次压缩至1次,申请人只需提交17项材料,较原先减少32%,真正实现了“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目标,让外国人才和用人单位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线上线下融合,数据赋能改革依托“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了线上申请、并联审批、数据共享。申请人可以通过手机APP或政务服务网提交材料,线下则依托市政务服务中心“专窗”,提供全程帮办指导服务,避免了重复提交和多次跑动。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模式,不仅提升了办事效率,也体现了政府部门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我们聚焦外国人才来滨工作的堵点难点,通过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效能。”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方案》制定了统一的服务指南和流程图,明确各部门职责边界,通过数据共享和部门协同,打破了信息孤岛,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进一步提升了服务质效,擦亮了“滨周到”营商环境品牌。
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国际人才
《方案》不仅实现了服务流程的优化,更是区域对外开放水平提升的重要举措。通过简化外国人才来华工作的手续,降低制度性成本,能够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才来滨州工作和生活,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该《方案》借鉴了省内外先进经验,严格遵循《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实施后将显著提升滨州市涉外服务水平和营商环境竞争力,为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制度保障。
原标题:滨州出台外国人来华工作“一件事”实施方案 跑出国际人才服务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