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能源央企上市巨无霸开始资产重组。
中国神华8月1日公告称,初步考虑由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煤炭、坑口煤电以及煤制油、煤制气、煤化工等相关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
此举是国家能源集团内部资源整合,旨在进一步解决同业竞争、汇聚优质资源,打造全球领先的煤炭和煤基能源上市公司。
这也响应了国资委《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及证监会“并购六条”政策,解决了同业竞争、推动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汇聚,提升综合竞争力。
就中国神华身后的国家能源集团而言,也不是第一次。
国家能源集团此前已经通过龙源电力归集其新能源发电资产,未来不排除继续将同类资产集中在同一个上市平台。这也是央企近期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开展重组的新思路,2023年以来已经有多家同类业务的不同央企,或同一集团下的相似业务的重组。
这将提升央企的资产证券化水平,也提高央企上市公司的运营效率。或许将在更多能源央企上市平台上演。
中国神华煤炭全产业链重组
中国神华本次拟收购的标的公司多达十三家,都是其集团旗下没有上市的公司。
主要包括:国家能源集团国源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国家能源集团包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国家能源集团陕西神延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晋神能源有限公司、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神华煤炭运销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港口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航运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收购标的包括了煤矿,煤化工、运销、港口和航运,以及电子商务资产。涵盖了煤炭产、运、销、港口资产以及煤基能源和化工资产。基本上涵盖了原来中国神华从煤炭延伸的全产业链。
神华在煤基能源方面拥有产业链优势。目前核定煤炭产能3.5亿吨/年,2024年煤炭产量3.27亿吨,自产煤销量3.3亿吨,均位居行业首位,资源储量合计344亿吨,可采储量151亿吨。
电力总装机容量4626.4万千瓦,其中燃煤发电4318.4万千瓦。包头煤制烯烃项目产能约60万吨/年,运营铁路总营业里程2408公里,年运能5.3亿吨,港口设计吞吐能力2.7亿吨/年,拥有货船40艘,年运能5400万吨。
收购之后,将在行业第一的基础上显著提升中国神华的煤炭产能,进一步增强其在煤炭市场的话语权。
中国神华电力板块也会因坑口煤电资产的注入,进一步强化“煤-电”联营的效应,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电力业务整体竞争力与稳定性。改善在新疆等煤炭富集区较低的现状,在煤电之间取得更优的效果。
煤炭运销公司、港口公司、航运公司等标的资产注入后,将完善“煤矿-铁路-港口-用户”全链条运输、销售体系。大大提升中国神华运输效率,保障能源产品高效配送,优化公司整体产业链布局。
还有煤化工公司,如果整合顺利,后续其他煤化工资产还有进一步注入的可能,将实现中国神华煤炭全产业链的上市。
垂直化资产归集新思路?
去年,国家能源集团已经在新能源领域进行过资产注入。当时,龙源电力收购了国家能源集团下属资管公司、甘肃公司和广西公司所持有的山东、江西、甘肃、广西区域共计8家新能源公司,实现了新能源资产归集。
2024年,证监会推出“并购六条”,在推动做大做强的目标下,央企加快并购重组、整合资源,以提升产业协同效应,优化国有经济布局。
国资委从2023年以来,就强调国有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助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政策支持有助于降低并购成本和风险。其《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推动下,央企也需要强化以上市公司为基石的并购重组与专业化整合策略,进而促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这对于国家能源集团这样的资产庞大,上市主体多的集团而言,更加需要。
国家能源集团由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重组成立,2017年11月28日正式挂牌。原神华集团是最大的煤炭企业,国电是五大发电集团之一。
重组之后的国家能源集团拥有煤炭、电力、运输、化工等全产业链业务,在煤炭安全绿色智能、煤电清洁高效稳定、运输物流协同一体、现代煤化工高端多元低碳、新能源多元创新规模化发展等领域取得全球领先业绩。
根据其官方网站的消息,截至2023年底,员工总数31万人,资产总额2.1万亿元,煤炭产能6.65亿吨/年,发电总装机3.2亿千瓦,自营铁路2708公里,港口吞吐能力2.9亿吨/年,煤制油品产能531万吨/年。
已经拥有中国神华、龙源电力2家A+H股上市公司,国电电力、长源电力、龙源技术、英力特A股上市公司,累计6家上市公司。这些平台如何分工,以及将未上市资产陆续证券化,涉及到复杂的重组。
这类重组在钢铁,造船,高铁等行业都有过先例。能源领域的石油公司,也有将统一板块资产置入上市平台提高运营效率的做法。
国家能源集团重组成立,至今已经8年。内部管理理顺后,可以通过资产重组提高效率。这也为巨无霸型的央企资产分类重组,拉开了序幕。后续这种分领域资产重组,并置入上市平台的操作或将更多。
2万多亿的资产重组和盘活,将是庞大的工程。当然,这也是很多能源央企的普遍情况:资产规模庞大,业务跨度大,如何提高运营效率也是他们面临的难题。
你看好能源央企的这种重组思路吗?
下一篇:华为再诉“非洲手机之王”传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