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浮见
今天(8月6日),中办、国办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这次瞄准的是把基层当“三头六臂”使唤的“形式主义七宗罪”。
最要紧的是这一句:切实把基层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精力抓落实。
重点都划好了:
1. 文件瘦身三原则:
数量锁死! 发文按计划、控总量,临时发文?配套发文?分工发文?严控!今年文件数只能少不能多,敢超去年?要向上级党委办公厅(室)书面说明。
废话清零!文件直奔主题,少扯“重大意义”。综合文件≤5000字,专项≤4000字。配套文件直接甩干货,别当“复读机”抄上级。
禁止捆绑!发文件不准夹带私货:要编制?要人?要搞“一票否决”?要签责任状?门都没有!(专门文件除外)
2. 会议七宗罪封杀令:
数量砍砍砍!系统大会一年就一次!能合并的会绝不单开!别搞“连夜传达”表演!直达基层的会,不准层层加开!
陪会?没门!谁的事谁开会,无关人员别陪坐!分管领导开的会,别动不动喊一把手!部门开的会,没党委点头,别叫地方领导!
短会!人话!领导讲话≤1小时!少汇报、少表态!能半天开完绝不拖一天!能视频开的,别折腾人跑腿!
3. 督查考核紧箍咒:
定好计划!中央部门每年最多搞1次综合性督查!没备案?不准搞!别把调研当督查的遮羞布!别在文件讲话里偷偷塞督查任务!
改进方式!别动不动就要见一把手!别让基层填表填到死!别刚布置工作就问结果!(产妇刚进产房就问孩子考清华没?) 别把领导批示、发文章当KPI!别搞“拍照留痕”、“学习笔记”检查!“一票否决”、责任状?非必要不新增!
总量控死! 省里统筹好,不能对同一地方反复督查、就同一件事层层督查!对县乡村的考核,统一打包,一年一次完事!
4. 借调干部?县以下免谈!
上级机关,手别伸向县及以下!什么“专班”、“跟班”、“锻炼”?都是变相借调的马甲,撕了!
向市里借?6个月封顶!急事特批,也得原单位和人同意!
5. 政务App 数量清理:
App大清洗!中央部门最多留1个面向基层的App!填表报数功能别往下塞到县!省里建好统一平台,数据共享,同类材料“最多报一次”!纸质材料?别想重复要!
打卡?积分?排名? 除了安保应急,统统删掉!别强制安装!别考核登录率!别拿点赞、转发、学习时长当KPI!工作照、视频、轨迹?非必要别传!
6. 基层权责:清单之外皆非法!
乡镇干啥?清单说了算!省里定清单,动态管。别把村(社区)当城管、招商、执法的背锅侠!“某长制”、网格员?别随意加戏!
清单外甩锅?没门! 没省里点头,别把破事往基层塞!别玩“属地管理”、“责任状”、“指标分解”这些甩锅魔术!该放的资源同步放,接不住的事收回去!
7. 创建示范?达标活动?消停点!
种类数量:砍!未经批准,别搞新花样!市县乡?不准搞!别玩排名!
实效为王!别搞“运动式”、“作秀式”创建!别扰民!别举债!别收费!别拉赞助!
达标?基层不伺候!各级单位,不准搞针对乡镇、村、学校的达标活动! 现有的?到期自动凉凉!
最后:
把时间还给基层,把精力留给落实!谁再搞形式主义折腾基层,坚决追责问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