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海南新闻8月6日电(范高野)8月4日至5日,由文昌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会文镇、东郊镇、龙楼镇、公坡镇人民政府指导的“自贸海南科普有我,青春闪耀文昌大地”2025年大学生科普行系列活动成功举行。
本次活动以多元互动形式和“多角色协同参与”为鲜明特色,为乡镇群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学盛宴,更生动展现了青年力量赋能基层科普、社会联动助力乡村振兴的显著成效。
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作为主力,化身“科普多面手”:既是航天与生态讲师,借助“遥感看家乡”平台,向会文村等场所1300余人次讲解卫星发射原理、冯家湾生态保护等知识;又是创客达人,指导村民组装手工机器人、制作非遗椰雕;还担任绘画导师,带领青少年创作航天主题作品;更在巡展中讲解航天服、航天器模型,让专业知识通俗易懂。
“把课堂知识变成乡亲们听得懂的科普,特别有成就感。”参与活动的大学生说,基层实践让他们体会到责任与价值,提升了社会实践能力。
文昌市科协借此活动打造了“多角色联动”科普团队,包括青少年小讲解员在大学生指导下讲解科普展板,形成“以大带小”的传承链条;村委会协调场地、组织群众,村民志愿者协助保障,让科普从“单向输出”变为“全民参与”。
“现在知道科普不只是专家的事,我们也能出力。”会文村村民志愿者的话,体现了基层群众参与感的提升。
四乡镇政府的支持让科普成为乡村振兴“助推器”。会文镇将科普与生态保护结合,引导绿色发展;龙楼镇通过巡展深化航天文化认同;公坡镇以创客活动传承非遗、培养创新思维。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8月4日下午在东郊镇椰林一号科普沙滩举行的活动,恰逢火箭发射观礼高峰。大学生志愿者与青少年小讲解员们热情地为上千名游客进行科普讲解和展示,生动展现了文昌独特的科普风貌;通过联合中国铁塔海南分公司推送的“航天点亮梦想”之科技照亮未来商业火箭发射日科普慢直播,成功实践了“科普+文旅”融合模式,为文昌航天文旅发展注入新活力。
此次活动是文昌市科协创新科普工作模式、有效动员社会力量协同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相关人士表示,文昌市将持续深化“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科普联动机制,让科普之花在椰乡大地绚丽绽放,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汇聚更广泛的智慧和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