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阳一家养老院里,居住着26位老人,他们大多行动不便,或无家人照料,因前期未接入市政自来水,老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只靠院中自备井提供。
近日,在沈阳市城管执法局水务执法分局执法人员的沟通协调下,该养老院的老人们用上了便捷、放心的自来水,从“无证井”到“放心水”,这一过程的背后,是执法人员充满温度的执法实践。
私自打自备井取水违反规定
此前,水务执法分局接到群众举报,反映某养老院存在私打自备井取水情况。经执法人员深入调查核实,该养老院以一口私自打的自备井为单一水源,未依法取得取水许可证,其取水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
执法人员并未简单处罚了事,而是坚持严格执法与人性化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向养老院负责人详细讲解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无证取水行为的违法性及可能带来的危害。
因该养老院一直以来未能接通市政自来水,执法人员主动带领养老院负责人前往审批大厅,咨询申请办理取水许可证的流程,耐心解答办理过程中的疑问。
真诚建议找寻用水最优方案
执法人员向养老院负责人讲解,如果使用自备井取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除了需要缴纳水资源费之外,若要保证水质达标还需配备相应的水处理设备对地下水进行消毒杀菌,且水处理设备日常还需要人员专门维护,结合养老院日常用水量来看,单位用水成本较高。
执法人员建议:“接入市政自来水,水质安全有保障,更重要的是,即开即用、方便可靠,能让老人们日常生活更加便利舒心。”在执法人员的专业讲解和真诚建议下,养老院负责人主动表达了希望接入市政管网的意愿。
多方协调打通“最后一公里”
在了解到这一诉求后,执法人员主动延伸服务链条,积极充当沟通桥梁,多次联系属地自来水公司,详细咨询接入市政自来水所需的具体办理流程、材料清单以及相关技术要求,持续询问并跟踪办理进度。在水务执法分局和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养老院顺利通水,在市政水稳定供应后,执法人员还依法对后院的自备井进行了规范封闭。
市城管执法局水务执法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行动是“刚性执法与柔性服务相结合”的生动实践。
本报记者 赫巍利 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