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阳日报)
转自:沈阳日报
在沈河区朱剪炉街道志新社区,居民们笑容满面,流露出心中的幸福:邻里间像家人般互帮互助、巡逻队每天守护居民安全……这缘于社区党委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深耕组织有力、治理有效、服务有质、邻里有爱、平安有序的“五有”建设,跑出基层治理现代化“加速度”,居民的日子过得踏实又舒心。
组织有力
红色引擎驱动治理
“党组织就在身边,啥难事都能帮着解决。”这是居民们常说的一句话。志新社区构建了“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每季度组织召开党建恳谈会,向居民们征集意见建议,每月组织召开党建联席会,邀请驻区单位共商难题,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太清宫街21号楼居民曾“扛罐上楼”用液化气,网格党支部联合楼栋党小组逐户统计居民需求,党员中心户对接燃气公司,居委会联动物业成立专项组,协力为民解决问题。社区通过党建联席会协调简化工作流程,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112户燃气管线加装签字及收费办理流程。“以前换罐得请人帮忙,现在党组织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居民李阿姨说。
治理有效
精细机制破解难题
“社区通过居民议事厅研究讨论了三次,终于彻底解决了垃圾问题。”太清宫街78号楼居民王师傅说。志新社区划分基础网格与专属网格,建立“议题收集——协商议事——决议公示——执行监督”闭环机制,将21类居民诉求转化为工作清单,推动社区治理精细化。针对78号楼垃圾乱扔问题,社区通过居民议事厅和党建恳谈会,确定了“提前报备、定点清运”规则,对楼区加装监控,组织网格员巡查劝导,使垃圾乱扔现象减少90%。“每件事都有回音,住在这里觉得很踏实!”居民们的心声道出了社区治理的实效。
服务有质
暖心举措传递温情
“社区网格员比亲人还贴心,每月都来家里帮我查看用水用电安全情况!”独居老人高姨说。志新社区积极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等资源,推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上门代办”机制,将贴心服务延伸到居民家门口。
网格员每月探访老年居民,上门查看安全隐患、记录居民需求,为老人提供代买药、维修等服务。今年以来,网格员已探访老人29人200余次。社区还通过党建联席会联动卫生服务站、养老机构等,为老人提供多元化服务,让温情成为老人生活的“暖心剂”。
邻里有爱
文明新风浸润社区
“通过包粽子大赛,我和邻居熟络起来,现在经常互相帮忙。”居民张大姐笑着说。志新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平台,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通过春节写春联、元宵节猜灯谜、端午节包粽子等活动,让邻里从陌生到熟悉,变成了和睦的“一家人”。
“敲门行动”中,志新社区党委为特殊群体送去米面油20余份,组织党员上门为居民打扫卫生20余次。此外,社区还开展“文明家庭”评选活动,通过“家风故事会”传扬美德,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
平安有序
多维防线守护家园
巡逻队天天转,居民安全感满满。志新社区建立“警格+网格”机制,组织成立巡逻队,实现了重点区域巡逻无死角。社区还推出“周六不打烊”服务,集中入户恢复燃气报警器通电1000余次,整治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50余次,以多维防线守护平安家园。
志新社区以党建为引领,通过“五有”建设实现居民生活“无忧”,打造出有力度、有实效、有温情、有情谊、有安全的幸福家园。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主任记者 梁馨月
上一篇:莫迪呼吁民众“都来买国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