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争议暴露认知偏差
创始人
2025-08-06 05:16:11
0

(来源:新华日报)

□ 胡波

近日,一名患者投诉体检机构“10年体检未检出肾癌”后,某体检机构CEO关于“几百元体检难以覆盖所有疾病筛查”的言论引发争议。这场争议表面看是言论被断章取义的公关危机,深层却折射出公众对体检功能定位的认知偏差与行业标准模糊的现实矛盾。

基础体检项目的设计初衷是发现异常指标,而非替代CT、病理活检等临床确诊手段。企业提供的500—1000元标准套餐,本质上是通过有限成本实现最大范围的健康初筛,这与专科医疗需投入数千元针对单一病症的深度检查存在根本差异。当消费者期待“体检查百病”时,实则是将健康管理的责任全盘“外包”给体检机构。

争议中的“10年体检未检出肾癌”案例,暴露出体检行业的双重困境。一方面,超声对原发小微肿瘤的检出率较低,且快速进展型癌症可能突破年度体检的监测频率;另一方面,包含肿瘤标志物、低剂量CT等项目的升级套餐因价格高昂鲜有人问津。这种矛盾凸显现行体检模式仍停留在“一刀切”的粗放阶段,未能建立分层级、差异化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要弥合这一认知偏差,需多方协同发力。首先是体检机构应实现透明化,体检报告应显著标注相应风险提示,并对异常指标提供分级预警;其次,体检应承担健康教育的义务,要向受检者普及医学常识,扭转“体检万能论”的认知误区;再者,有关部门应加强政策引导:将胃肠镜、胸部CT等重大疾病筛查项目纳入医保目录,降低个性化体检的经济门槛。

当然,体检机构有必要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和责任心,提升自身服务水准。即便出现漏检漏诊的情况,也绝不能以体检价格说事,推诿塞责。受检人也应尽量保持科学理性的态度,不要过分苛责体检机构“查不出病症”。真正的健康管理,需要个人、体检机构、医疗体系形成闭环——体检发现“预警信号”,专科医疗精准“排雷”,个人落实复查随访。毕竟,再先进的体检技术也只是健康守门员,而非万能保险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证A500ETF摩根(56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A500ETF摩根(560530)涨1.19%,报1.106元,成交额...
A500ETF易方达(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A500ETF易方达(159361)涨1.28%,报1.104元,成交额1...
何小鹏斥资约2.5亿港元增持小... 每经记者|孙磊    每经编辑|裴健如 8月21日晚间,小鹏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联...
中证500ETF基金(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500ETF基金(159337)涨0.94%,报1.509元,成交额2...
中证A500ETF华安(159...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A500ETF华安(159359)涨1.15%,报1.139元,成交额...
科创AIETF(58879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科创AIETF(588790)涨4.83%,报0.760元,成交额6.98...
创业板50ETF嘉实(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创业板50ETF嘉实(159373)涨2.61%,报1.296元,成交额1...
港股异动丨航空股大幅走低 中国... 港股航空股大幅下跌,其中,中国国航跌近7%表现最弱,中国东方航空跌近5%,中国南方航空跌超3%,美兰...
电网设备ETF(159326)...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电网设备ETF(159326)跌0.25%,报1.198元,成交额409....
红利ETF国企(53088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红利ETF国企(530880)跌0.67%,报1.034元,成交额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