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莫青 通讯员 李涛)
8月5日,记者从青海省医疗保障局获悉,省医疗保障局打破属地限制,打通群众办事堵点,多项高频医保业务办理更便捷、畅通。
目前,“两病”认定及备案、生育保险备案登记和异地就医备案等16项高频事项,已在全省县(区)级以上经办机构(含商保公司医保经办机构)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满足各族群众“就近、便捷、高效”的办事需求。按照“最少必须”原则,从源头上打破新生儿参保需要身份证或户口簿的传统流程,实现以出生医学证明为身份标识办理参保登记和缴费,新生儿参保缴费平均时长6.76天,生育医疗费用结算平均时长3.1天,分别比全国平均办理时长缩短1.94天和5.8天,直接结算率100%。
为进一步提升生育保障权益,减轻家庭生育负担和企业垫资压力,省医保局印发《关于调整生育保险待遇申领支付方式的通知》,转变生育津贴发放模式,从“企业中转”改为“个人直享”,实现直接将生育津贴发放至参保女职工个人,发放周期压缩至8个工作日,生育津贴审核支付平均时长仅为1.36天,比全国平均办理时长缩短了7.24天。
值得一提的是,为满足异地就医人员跨省共济,在全省范围内上线“医保钱包”,打破医保职工个人账户省域限制,可将账户资金划转至省外的配偶、父母、子女等近亲属,满足跨省就医购药需求。同时,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从直系亲属扩大到近亲属的基础上,持续优化医保钱包功能,取消最低划入500元限制,参保人可自主决定共济账户划拨额度。
在共济账户创建方面,放开异地安置备案人员创建共济账户,实现长期异地居住、安置人员线上将个人账户资金共济参保亲属,最大限度发挥共济作用,有效减轻职工本人及其近亲属参保缴费、看病就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