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记者 王继红
近日,记者在衢州环新氟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衢州环新”)见到了二车间主任李贵国,他头发有些花白,一身汗水,腼腆的笑容,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淳朴安静。
41岁的李贵国是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人,2007年从黑龙江工业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系化学工程本科毕业,曾在北大荒一家造纸厂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萌生了到南方工作的念头。随后,他应聘来到位于浙江省永康市的衢州环新母公司浙江环新氟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工作。2017年,他来到衢州环新,担任车间主任。
从基层到骨干,实干浇灌成长花
“辛辛苦苦念了4年大学,到企业当一名操作工,而且收入还比北方略低些,当时你有没有心理落差?”记者问他。
“还真没有。”李贵国摇摇头,笑着说,“我们那时大学生已经很多了,我想先就业才是根本。家里还有妹妹,作为长子,我得给父母亲减轻负担。”
摆正心态、扎根基层,李贵国一步一个脚印,从操作工、班长到车间副主任,一步步成长。担任车间副主任后他带领团队克服一个又一个问题,把产品从年产量60吨做到了年产量1000吨,增长了十几倍。
2017年,李贵国来到衢州环新,担任一车间主任。新的岗位新的设备,一切从零开始。其间,他对生产的节能降耗、自动化改造提升等方面,提出多项合理化建议,其中一条节能降耗的合理化建议实施后,使车间各种原材料的消耗降低约15%,被公司评为特殊贡献奖。自动化改造提升,既大幅度提高了车间操作安全性,还降低了劳动成本。2018年、2019年该车间被公司评为先进集体,李贵国个人在2018年、2020年被公司评为优秀员工。
2021年10月,李贵国调任二车间任车间主任。公司在永康基地的基础上将该车间的产能在衢州扩大了10倍,生产装置能否顺利达标达产?他结合车间实际,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采取新工艺改造取得圆满成功,原材料的消耗降低超过30%,固废残渣降低约50%,副产物同时降低20%,对公司的节能降耗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通过自主DCS改造,提升车间自动化水平,车间现场基本实现“零手动”操作。
2022年,二车间被公司评为先进集体,李贵国则第三次被公司评为优秀员工。2023年,在公司合理化建议评比中,他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又一次被公司评为特殊贡献奖。2024年,二车间在获得充足订单的基础上,装置实现满负荷生产,较老基地产量整整增长9倍。
奋斗结硕果,扎根衢州幸福家
“他给人的印象是心态好,能以身作则、积极创新,严格管理、带动团队,同时真正融入衢州。”说起李贵国,衢州环新公司总经理杨建敏一口气讲了6点评价,“公司之所以推荐他参评衢州市劳模,就是要大力倡导尊重劳动、尊重创新,荣誉向一线倾斜的风尚,并营造积极向上、勇于克难攻坚的良好氛围。”
二车间是一个生产原材料的车间,产品可用于制造制冷剂、氟硅橡胶,也可直接销售给客商。李贵国作为车间负责人,要负责生产、工艺、检修等工作,重点就是抓管理、抓落实、强创新。“作为车间主任,我最大的压力就是抓好安全,因为化工企业高温高压,安全管理必须随时随地、人人抓、时时抓。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都是专家,我们车间负责人就必须把压力变为动力。”他说。
辛勤耕耘收获颇多。让李贵国颇为自豪的是,2024年他在衢州买了房,一家四口在衢州安居乐业。“妻子在衢州智造新城高新园区一家企业上班,下半年儿子读初中,女儿上三年级。我们全家都是新衢州人了。”
采访结束时,记者听到了一个好消息:经过李贵国及其团队一年多时间的努力,二车间的扩产技改顺利完成,目前已经进入试生产阶段。这位劳模再次交出让人满意的答卷。
下一篇:财政资金岂能沦为“唐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