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无锡日报)
小空间折射大文明!
公厕不仅是城市的基础设施
更是体现城市温度的“隐形名片”
如今,无锡
正全力升级公厕服务
每一处细节都传递着尊重与关怀
近期
无锡公厕又有哪些“上新”呢?
一起来看
↓↓
硬件配置提档升级
江阴市中山公园,公厕在保留传统蹲位的同时,新增坐便器设施,配备可降解的一次性坐垫纸自助取用盒,使用者只需轻拉即可获取,用后可直接冲入马桶分解,另外还有紧急呼救按钮,满足不同群体的如厕需求,实现卫生与便利的双重保障。
据了解,江阴市前段时间的公共厕所改造工程共涉及城区兴国公园、中山公园、黄山湖公园、鹅鼻嘴公园、江阴外滩五个公园的公厕。改造后的公厕充分考虑到特殊群体的使用需求,隔间内还增设了扶手等辅助设施。
为解决市民“方便”这一“关键小事”
近期,宜兴市对分布在居民区周边的
40座环卫公厕开展便民提升
统一设置两分类垃圾桶,配备智慧厕纸机,人脸识别免费取纸。
增设“一”字形扶手,为老人、孕妇及行动不便者提供支撑;安装小厨宝四季提供热水,暖意从指尖直达心头。
公厕外统一更新指示牌,扫码即可快速定位并导航至附近公厕,找厕所不再“兜圈子”~
因地制宜设置如厕专用临时车位,30分钟内免费停放,切实解决“停车难”尴尬,让“方便”之路更顺畅。
此外,宜兴市还对89座社会公厕进行标准化提升与精细化改造,除了统一配置分类垃圾桶、免费厕纸与暖水洗手设备等基础提升,还在拥有3个及以上厕位的公厕至少设置一个坐便器,并配备一次性座圈纸,全力推广“一客一保洁”或高频次清洁模式,确保地面干燥、台面无水渍、厕位洁净、空气清新无异味。
“鼋头渚、惠山古镇、梅园、动物园等景区都已经按照1:5的比例在男女厕间设置坐厕位,厕位数不足5个但是满3个的,也会配置一个坐厕位。”市文旅集团景区管理部工程师朱昕昀介绍。
景区还落实坐便器卫生防护设施要求,为如厕者贴心地准备了一次性坐垫套,如果厕位旁有电源位,景区会直接将马桶盖更换为智能换套马桶盖,实现“一键换套”;没有电源位的,坐便器旁的盒子里有一次性坐垫套,如厕者可以自行取用。
此外,厕间扶手、挂钩、暖水设备、洗手液等都是旅游厕所的标配。鼋头渚、惠山森林公园、蠡湖、梅园等景区还在公厕门口配备了直饮水装置,其中蠡湖景区位于沿湖步道旁的8座公厕都有直饮水供应,广受游客好评。
“颜值”“内涵”双提升
梅林公园,临氿而建的公厕,不仅是市民湖畔漫步时的“便利站”,更以高标准的功能配置和整洁环境,将公厕与东氿美景无缝衔接,融入城市休闲生活圈。
岳堤广场,镂空墙面巧妙兼顾美观、通风、采光要求,利用角落空间打造中式园林小景,“一步一景”提升如厕体验。贴心设置环卫工人休息室,为“城市守护者”提供休憩空间。
五渎公园,突破传统设计,创新利用公厕屋顶空间,铺设草地、种植绿树、设置休憩座椅。不仅解决“方便”问题,更能登高小憩,将公园葱郁景致尽收眼底,实现实用功能与生态休闲完美融合。
无锡东站
全新装配式公厕正式亮相!
公厕占地150平方米
位于出站口核心区域
兼具美观与实用性
配备智能监控屏、满意度调查设备、取纸机及24小时热水洗手台,内部设有22个厕位(含第三卫生间)及新风系统,确保洁净舒适。外围还贴心配置休闲座椅和绿化景观,让旅客短暂休憩更舒心!
从解决“无”的窘迫
到实现“有”的覆盖
再到追求“优”的体验
让“方便”成为触手可及的“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