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采丽
近年来,铜仁市江口县依托生态优势,全力打造以淫羊藿为核心的中药材产业集群。目前,江口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标准化淫羊藿育种育苗基地,构建涵盖良种繁育、标准化育苗、规范化种植以及初加工生产线的全产业链生产体系。2024年,该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4万亩,产值达3亿元,其中淫羊藿累计种植达1.59万亩。
育苗:每年超2000万株供市场
7月30日,铜仁市江口县民和镇何坝村智能化淫羊藿育苗大棚内,技术员田芳一键操控下,自动化遮阴棚缓缓展开,喷灌系统喷出水雾,为一棵棵淫羊藿幼苗降温。
这是全国最大的标准化淫羊藿育种育苗基地,面积超900亩。“夏季温度高,需时刻关注棚内的温湿度,智能化的育苗大棚和一体化溯源管理平台系统,为我们管理带来了方便。”田芳介绍,通过手机屏幕里中药控股品控一体化溯源管理平台的APP“智慧中药”,可实时监控基地小气象站、虫情以及生长动态等,出现异常及时预警,确保药材健康生长。
5年前,江口县招商引进国药集团同济堂(贵州)制药有限公司落户何坝村,采用基地规划、种子种苗、农资、管理、采收初加工、包装存储执行“六统一”标准推广规模化种植。
“基地每年育苗超2000万株,已成为江口县淫羊藿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何坝村党支部书记王小华介绍,村里淫羊藿育苗与林下种植常年带动数万人次就近就业,去年4月到目前,发放工资超400万元。
近年来,为进一步抓好品控溯源,江口县与贵州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省科学院等科研单位搭建合作平台,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同时充分运用国药集团同济堂(贵州)制药有限公司的技术,积极开展产地认证、品种选育、品种认定、优化良种良法等。
如今,江口县淫羊藿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进入第一批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名单,江口县淫羊藿资源圃被认定为贵州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江口淫羊藿入选第一批贵州农业品牌目录。
种植:基地活跃“土专家”
眼下,正值中药材淫羊藿采收季,德旺乡茶寨村200余亩林下淫羊藿基地,收割、装袋、搬运,一派忙碌景象。
“淫羊藿在采收过程中一定要剪大留小、剪老留嫩、剪高留矮……”德旺乡茶寨村淫羊藿种植基地负责人谢建青细心指导村民,脸上满是喜悦:“这是我们首次采收,多年的耕耘终于要有收获了!”
2023年,谢建青瞄准家乡发展淫羊藿中药材机遇,选择返乡创业,率先在村里种了80亩淫羊藿。经过当地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和企业技术员的指导实践,谢建青从“种植小白”变身“土专家”,还带出四五个淫羊藿种植能手。
“经过18个月高质量管护,基地经测产每亩产量在417斤到660斤,产值能达到8000至1.2万元。”谢建青说,有了国药集团同济堂(贵州)制药有限公司订单收购,让群众种植更有底气。
据了解,为推动以淫羊藿为重点单品的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江口县规划了以淫羊藿为重点,统筹多种中药材兼并发展的模式,围绕“一带一区一库一中心”产业布局,加快推进国家级特色中药材产业集群示范项目建设。
目前,通过企业示范一批、国属平台公司引领一批、村集体股份合作社带动一批、大户发展一批等模式推广淫羊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该县10余个乡镇,65个行政村参与中药材产业发展。
加工:延长链条塑品牌
位于江口县凯德街道的贵州江口谷润药业有限公司淫羊藿初加工厂储藏库房内,负责人刘峰正在登记淫羊藿订单。自去年加工厂投运以来,已经烘干加工新品淫羊藿超70吨。
“淫羊藿采收后要趁鲜加工,我们严格按照生产标准确保原料品质,目前已经为今年全县淫羊藿首次大规模采收做足了准备。”刘峰介绍,初加工厂的投运是江口提升加工转化能力,促进淫羊藿原料产地化、品牌化的重要举措,公司将与国药集团同济堂(贵州)制药有限公司深度合作,订单化生产多品种中药材初加工、中间产品加工和中药制剂前处理加工。
为进一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小药材长成“金招牌”,为强县富民开出“千金良方”,江口县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展中药材GAP建设,支持淫羊藿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全链条研发生产中成药品、药膳、药酒等系列产品,并积极提升梵净山淫羊藿品牌影响力。
目前,江口县已建成淫羊藿初加工厂,申报ISO淫羊藿国际标准成功立项,淫羊藿GAP生产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中国中药控股公司内审。
上一篇:苏超纪委开出第三张“罚单”
下一篇:陈佩斯:有观众看我就一直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