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近年来,无锡市新吴区江溪街道人大工委将民主协商、民意收集、民生改善贯穿基层治理全链条,探索出一条“民呼我应、民需我为、民评我改”的民主实践新路径。
听民声,从“坐等上门”到“主动出诊”。“132,找代表”架起民意连心桥。江溪街道人大工委通过每月第三周周二常态化开展“132,找代表”活动,推动代表从“会议室”走向“楼栋口”,以“线上问卷+线下恳谈”双轨方式收集民意,今年已解决停车难、绿化修剪、公交线路优化等诉求100余件。卫星社区以“民情格子铺”为载体,构建“网格员日志记录+微信群代表响应+睦邻长桌会议事”立体体系,代表带着问题清单走街串巷,梳理出“雅园广场改造”“公交站台增座椅”等7类高频议题,推动民生问题从“被动接收”转向“主动发现”。
汇民智,从“单向决策”到“多元共治”。“和二唯议”激活协商民主,太湖花园第二社区组织人大代表、物业、居民召开3轮议事会,最终形成“政府补贴+物业自筹”的监控安装方案,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感。中海社区联动人大代表、物业、商户组建“净海先锋”志愿队,破解商品房小区“陌生人社会”困境。通过“小中说事”机制,30余件纠纷在议事亭化解,居民从“旁观者”变“当家人”。
惠民生,从“问题清单”到“幸福账单”。春城家园社区针对老旧小区晾晒难,区人大代表冯雅清组织36位居民与设计师共商方案,以“居民监理+专家把关”模式,建成12处不锈钢晾晒区,纠纷调解成功率升至92%。此外,街道人大工委建立“48小时响应、一周办结”机制,以“闪电办”破解民生梗阻。市人大代表桑梅推动的社区食堂建设,让辖区老人享受到家门口的“幸福食光”。
固长效,从“一事解决”到“机制创新”。前进花园社区创新“需求—服务—点评”模式,依托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平台,收集凉亭修缮、树木修剪等诉求成“需求清单”;联合人大代表、物业制定方案落实成“服务清单”;邀请居民线上线下评议成“点评清单”。凉亭在54天内完工,树木修剪全程接受“云监督”,实现了民主的可量化、可追溯。而春阳社区以“政策桥、民意桥、服务桥”构建闭环,“政策桥”线上解读、线下宣讲覆盖80%居民;“民意桥”依托“132,找代表”活动和“金乡邻议事会”,解决10余条诉求;“服务桥”创新“代表+巡回法庭”模式化解纠纷20多起,联合“无锡好人”开展公益共建活动,推动履职从“一次性”转向“全周期”。
在江溪街道,民主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楼道里新装的扶手、公交站台增设的座椅、老人手中热乎的助餐盒饭。区人大代表、街道党工委书记周栋说:“唯有将民主根系扎进泥土,才能让幸福之花绽放在街巷。” 李凤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