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对于肝病患者而言,营养是肝脏修复和功能维持的基石,但营养不良在肝病患者中非常常见,肝病的严重程度与营养不良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据市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李慕然介绍,晚期肝病患者营养不良会导致肌肉流失、免疫力下降、伤口愈合不良,显著增加感染、腹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风险,延长住院时间,甚至缩短生存期。但肝病患者的营养不良常被掩盖。他们因为水肿、腹水等体液滞留可能让体重“虚高”,掩盖了肌肉和脂肪的消耗。肥胖肝病患者也可能存在“肌少性肥胖”,肌肉少、脂肪多,代谢风险更高。晚期肝病患者能量储备少,短时间不吃饭就容易进入“饥饿状态”,加速身体消耗。
2025年美国胃肠病学院(ACG)最新发布的临床指南建议无肝硬化的代谢相关脂肪肝患者每日可以服用天然维生素E800IU;慢性肝病患者可以饮用咖啡,以降低肝纤维化进展或肝细胞癌发生的风险;肝硬化患者夜间加餐,以改善身体质量指数、增加肌肉量,并降低腹水及肝性脑病的风险。该指南同时建议所有慢性肝病患者采用低果糖饮食。李慕然说,肝病患者遵循科学指南的建议,积极寻求专业营养支持,才能为肝脏撑起坚实的“保护伞”,提高生活质量,赢得更好的预后。
李慕然建议肝病患者要定期进行营养评估,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应每3个月至6个月或遵医嘱进行营养状况和肌肉量的评估,如人体测量、握力测试,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不要等到明显消瘦才干预。日常一定要重视“吃”这件大事,把保证充足、均衡的营养摄入放在和药物治疗同等重要的位置。规律进餐,保证主食(优选全谷物)、优质蛋白(鱼肉蛋奶豆)、充足蔬菜水果的摄入。同时定期监测食物摄入量,防止厌食和营养不良。
另外,肝病患者可以定期咨询专科医师或临床营养科医师。医师能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通过肝病类型、严重程度、并发症、饮食习惯、生化指标等,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解决患者在饮食中遇到的困难。 通讯员 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