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自然资源部
书记市长谈规划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规划工作,强调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当前全国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均已完成报批,全面进入实施阶段。特开设《书记市长谈规划》专栏,邀请有关城市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立足地方实际,谈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落地实施的思路举措,供交流探讨。
深化“多规合一”改革 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
辽宁省盘锦市委副书记、市长 邢鹏
近年来,辽宁省盘锦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规划,高质量编制《盘锦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于2024年5月11日正式印发实施。盘锦将严格实施规划,以高水平国土空间治理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盘锦篇章。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盘锦将持续深化“多规合一”改革,确保各级各类规划精准落地、有效实施。
与区域规划相衔接。盘锦是辽宁沿海经济带重要城市之一,拥有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最近、最便捷的出海口。盘锦将妥善处理好城市关系,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主动对接沈阳都市圈建设,切实融入辽西五市区域协同发展,加快建设辽河三角洲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做到优势互补、融通共进,不断提升规划对区域重大战略的支撑和保障能力。
与专项规划相协同。盘锦在“一张图”上统筹确定了资源保护与利用类、产业与城乡发展类等6类30个专项规划清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保持统一。盘锦将完善市直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加快编制完成国土空间相关专项规划,充分保障各类专项设施建设的空间需求,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空间基础和指导约束作用,为未来高质量发展、塑造发展新优势提供空间支撑。
与下级规划相统一。盘锦以规划为基础,科学编制完成盘山县、大洼区、辽滨经开区3个县(区)级和30个镇(街)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促进各地发挥比较优势。盘锦将按照全覆盖原则,结合域内各地自然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历史人文特色,持续推进规划编制工作,逐步实现规划全域全覆盖,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构建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国土开发有序的空间发展格局。
夯实国土空间安全发展基础
盘锦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把约束指标和刚性要求层层传导落实,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资源,为持续发展留下足够空间。
守住耕地保护底线。盘锦坚持现状耕地应划尽划、耕地保护任务落地上图,科学划定耕地保护任务230.2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93.45万亩,并通过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和实施“盐改水”“旱改水”等项目,持续推进耕地恢复补充。盘锦将严格落实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占补平衡等耕地保护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全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耕地数量有增加、质量有提升、布局更优化,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守好生态环境红线。盘锦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先后荣获了国际湿地城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等殊荣。盘锦把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省级湿地公园等生态保护区域全部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力创建全省首个全域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坚决守护好红滩绿苇、湿地之美,努力打造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共生典范。
守牢城镇开发边界。盘锦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镇化空间格局持续优化,全市城镇化率达到78.7%。盘锦综合考虑资源承载能力、人口增长、发展潜力等因素,强化城镇开发边界对开发建设行为的刚性约束作用,对城镇开发边界内各类建设活动严格实行用途管制,并加强与水体、绿地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文化保护等协同管控,着力增强县城承载能力,彰显城镇特色文化,提高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水平。
提升国土空间要素利用效率
盘锦通过规划有序配置自然资源要素,挖潜存量、用好增量、提高质量,全面规范经营主体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增势增效。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盘锦产业结构单一、偏重,油气采掘、石化两大支柱行业占工业总产值80%左右。盘锦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产业园区建设和存量空间盘活为抓手,积极盘活闲置厂房、闲置楼宇和烂尾楼,推进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利用土地处置,提升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质效,推动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利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空间布局,积极开辟低空经济、银发经济等10个经济发展新赛道,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盘锦以规划引导项目选址、保障项目落地,推动华锦阿美项目、辽河双台子储气库群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在此过程中,盘锦健全同宏观政策和区域发展高效衔接的土地管理制度,深化计划管理和用地审批改革,强化预审对项目用地的准入把关,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合理用地需求,确保重点项目在规划许可条件下定点定位、落实落地,坚决杜绝不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工程建设项目实施。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盘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升人民生活空间品质。盘锦将每年集中力量办理一批民生实事,加快完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文化设施、体育设施、社会福利设施等体系建设,强化水资源、防灾减灾等空间建设和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布局,建设“5~10分钟、15分钟”两个层级社区生活圈,有序推进城市更新,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督
盘锦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全面提升全生命周期管理监督水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以完善制度推进规范监管。盘锦严格执行《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精神,推动实施与规划、审批、许可内容相统一。盘锦建立健全规划动态评估调整机制、刚弹结合的规划监督管理制度、公众参与机制等制度机制,适时启动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条例立法,研究编制具有地方特点的规划标准和规划技术管理规定,加快形成覆盖全域全类型、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切实保障规划有效实施。
以改革创新推进高效监管。盘锦主动作为,让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等多项高频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不断提升规划服务保障水平。盘锦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健全联合立项、审批、监管考核机制,完善“单元+地块”分层管控具体操作规范,通过合并、同步、承诺等方式,推动规划许可审批提质增效,更好便企利民,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加快实现从传统的“管理管制”向“治理服务”模式转型。
以数字技术推进动态监管。盘锦把建设数字化规划管理平台作为规划实施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推进,整合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城乡建设等数据,构建全市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实现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数字化管理。盘锦以时空大数据平台为基底,依托辽宁省统一的数据库标准体系,集成国土空间相关的现状数据、规划数据、管理数据和经济社会数据,完善“一张图”系统,综合运用卫星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动态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提升国土空间治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文字编辑
新媒体编辑
|
黄薇
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