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读斋
读书刊,每遇错讹知碍眼;听播音,常闻疵漏觉障耳。于是稍作沉吟,或有查考,如白米饭中挑沙子,绿草茵上拔杂叶,漫笔记之。
“预期”气温
天齁热!
气象预报中说:明天的气温“我们预期是37度”。
这老天是忒不留情——预报员也真狠!
管天管地,管不了老天脾气。今儿个35度已是十足够戗,您咋就“期望”着明天来它个37度呢?您是“归顺”了老天爷,成心跟姆们过不去是吗?
在“预期”这个词中:“预”是个时态助词,表示在“事先”“未然”“之前”的情况下;“期”才是中心词,“期望”“期待”“期盼”“期求”是也!
天气预报,其“报”应当是对天气发展趋势科学的分析判断、测算测量的结果——即使是“科学性”还不十分充足吧,说个“预料”“预估”也不是绝对不可;倘若说“预期明年有个好年景”,“预期明天会凉快一些”,大略可以归入“祝盼语”“吉祥话”一类。
还是“天气预报”中的话:“今天的气温,有望升至40度”,“从昨天的18度,一下子升至今天的32度,形成完美的温度差”,“这场大风,对扬尘的贡献率很大……”
请大家咂摸咂摸,是这么个意思吗?
“竖起耳”听
网络上一些人,要向大家推荐什么养生食谱了,或者啥经济信息了,往往“亲切”地提醒对方说“竖起耳朵听好了”……
“竖起耳朵听”是一种动物行为,比如我们常见的狗啊,曾经出没于市廛的驴啊,都是这样来听的。或许与它们的生理构造有关,或许它们也有屏起耳朵作音障更有利于听的感觉。不知道。
人的耳朵一般没有“竖”起来的功能(少数人耳朵能动大概也不属“竖”吧),许多人要想听得更清楚会下意识地举手耳侧来“拢音”。所以轻言让对方“竖耳”听,是一种轻慢、戏谑甚至侮辱的话语——也可能您打心眼里是真真正正地诚意提请人家来听您的话,左邻右舍常有“竖耳”一语,您不过仿效着说而已。
网络上让别人“竖起耳朵听”的传播者,也常在结尾处“客气”地表示:“谢谢您的聆听”!
什么叫“聆听”?
凝神静气、一心一意专注听取之谓也,近似的如“倾听”“谛听”“洗耳恭听”之类。
发音者所述,我自然是“可听可不听”,“有一搭无一搭”地听,“漫不经心”地听,这是收听者的“自选动作”。谁告诉你大家都“聆听”了?也断断无权让大家“聆听”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