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楼道是社区最小的公共空间,是社区治理的基础体现。近年来,无锡空港经开区(硕放街道)将“幸福自治楼道”建设作为撬动社区善治的关键支点,通过激发居民主体意识,实现楼道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从而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截至目前,累计获评市级星级楼道7个,市级幸福楼道1个,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幸福自治楼道”35个。
一栋楼,一方邻里,一种温度。振发社区以文化为笔,精心打造“平安楼”“家风楼”等主题楼道,将家风传承、垃圾分类理念巧妙融入日常空间,变冰冷通道为文明“微景观”。南星苑第三社区聚焦“微行动”,通过鼓励居民参与“美丽家园”清扫、结对关爱邻里等务实举措,让“顺手的事”凝聚起共建家园的共识。硕望社区筹建组则从楼道痛点入手,增设充电桩消除“飞线”隐患,改造垃圾堆场变身“融喜花园”休闲角,以看得见的环境提升回应民生期盼。
点亮楼道,核心在人。无锡空港经开区(硕放街道)放大“领头雁”效应,着力发掘培育热心带头人。在丽景佳苑二期82号楼,某次大雪过后,邻居老夫妇默默为蔡水英清扫车上积雪。受此触动,她牵头组建“楼邻帮”,邻里互助蔚然成风。在云港佳园31号楼,王松英揣着日志本挨家敲门,记下邻居们的心愿。在社区、物业支持下,大家把废弃角落变成了温馨的“红领驿站”。如今,这里成了邻里聊天、带娃、办事的“共享客厅”。空港经开区(硕放街道)通过“信任赋能、平台支撑”,让一个个楼道带头人从默默奉献到站上前台,他们的平凡善举,正是楼道温情最深厚的源泉。
如何吸引居民参与楼道治理,为社区建设注入新活力?空港经开区(硕放街道)各社区探索出特色路径:锦硕苑社区以“居民议事会”破冰参与难题,让居民从“旁观者”变“决策者”;西典社区推动居委会、物业、楼道长“三驾马车”协同发力,将楼栋闲置资源清理盘活转化为便民服务设施,在优化社区环境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辖区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南星苑第二社区则巧借外力,链接如全国文明单位“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资源,为楼道注入设施更新与服务的“活水”。空港经开区(硕放街道)还积极构建“居民参与—协商议事—文化赋能—机制保障”的治理闭环,通过楼道长制度、微项目认领、资金激励等举措,为自治实践提供坚实后盾。
共建幸福楼道,共享美好生活。未来,无锡空港经开区(硕放街道)将持续推动“幸福楼道”经验由点及面深度拓展,深化资源整合与长效机制建设,让“家门口的幸福升级”从生动实践化为遍及每个角落的温暖日常,真正绘就邻里守望、文明和谐的新图景。硕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