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岳付玉)近期,非法金融活动改头换面、花样百出,不法分子利用“养老领域”“云养经济”“加密货币”“稳定币”等新潮概念作幌子,诱骗公众参与非法集资,进行网络诈骗、金融传销等活动。为此,天津金融监管局发布重要风险提示,提醒广大市民务必提高警惕:
一是切实提高风险意识。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高利保本是陷阱”,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面对各类投资诱惑,务必保持冷静,仔细甄别。
二是谨慎选择投资渠道。抵制高息集资诱惑,理性选择投资渠道,选择正规、合法的金融机构和投资渠道进行投资。可通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查询银行保险业金融机构许可证相关信息,通过“金融产品查询平台”查询产品相关信息。
三是清醒认识项目本质。要充分了解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潜在风险,多和家人沟通,切勿盲目决策、追随热点,理性看待所谓“云养经济”“加密货币”等新概念,不要被花样翻新的非法金融形式迷惑。
四是严格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避免在来源不明的链接、网页、应用程序中填写个人信息。
五是妥善维护自身权益。广大市民应选择合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一旦发现被骗,要对陌生人的“维权”邀请、网络上的维权广告等保持高度警惕。要保留好交易记录等相关证据,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合法维护自身权益。
天津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强调,该局今年持续加大非法集资线索监测与共享力度。上半年,已累计向市打非办移送监管发现线索3批次,涉及线索6条、可疑企业9家。对于非法金融活动,坚持“打早打小”原则,最大限度降低群众损失。上半年,我市银行保险机构则累计向市打非办报送线索5批次,涉及线索9条、可疑企业5家、自然人7人。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协同发力,共同构筑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防线。
下一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