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沦陷期间的故宫文物保护
创始人
2025-08-03 04:51:15
0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日本人劫掠故宫铜缸时的情形 资料图片

  1937年7月29日,北平沦陷,故宫博物院留守人员在充满艰辛和危险的时期,舍命保护故宫文物。

  “七七事变”爆发后不久,北平也随即沦陷。日军通过扶植傀儡政权,插手故宫博物院事务。为了确保机构稳定、故宫古建筑和文物藏品安全,故宫博物院北平本院坚持“对外逆来顺受,不亢不卑”“对内著重典守,注意开放陈列”“对人事则旧员不裁,去人不补”三原则。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自顾不暇,对故宫博物院更是顾及不上。故宫留守员工一直在执着地维护与保卫着故宫古建筑群,默默无闻地保护着历朝历代留下的珍贵文物。由于他们的坚守,院藏文物和古建筑才未受更大的损失。在北京市档案馆的民国档案史料中,有一份标题为《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北平本院八年工作报告》的档案。这份报告中记载:“故宫博物院内常年有守卫警员140人,逐日训练,授以学术各科及国术、西乐等,每日昼夜分班应勤,各陈列室及院内各处守卫事宜均责令担任。所属之大高殿、天安门、太庙、景山等处,亦仍由该队派警驻守,并因时局关系,警饬各守卫队警严守门禁,昼夜巡逻,以防意外。”

  紫禁城宫殿周围设置着很多引人注目的大缸。这些大缸按材质可分为鎏金铜缸、青铜缸和铁铸大缸三类,制造的时期也各不相同。这些缸每口可储水3000多升,是宫中必不可缺的消防器材。历史上,这些大缸由十几个太监专门负责管理,每天派杂役从井内取水,一担一担地把大缸装满。为保证大缸里的水能随时取用,冬天要在缸上加盖,缸外包上一层棉套;在特别寒冷的季节,还要把缸架在特制的石圈上,在石圈内点燃炭火,昼夜不熄,使缸内水不冻,做到有备无患。

  抗战期间,由于武器的供应严重不足,为了扩大生产武器弹药,日军先后三次在北平进行强制“献纳铜品运动”。1943年,日军竟要求故宫博物院将故宫内所有用来贮水救火的大铜缸交出。这些铜缸历经明清两代,是重要文物,大多按历史原貌摆放在参观路线上的显著位置,早就被日本人盯上。留守北平的故宫博物院员工为保护这些文物花费了大量心思。他们将铜缸逐一点查,分类造册,统计出刻有明清款识的铜缸98件;虽无款识,但是铜色、式样类似明代所造的125件;无款识且式样不能断定年代的54件。针对日军前后三次强征铜品,故宫博物院反复强调这些铜器都是古物,且均已编号登册,不能交出。最终为了确保整体文物安全,不得不将无款识且不能断定年代的铜缸交出去,保证了其他精品铜缸幸免于难。

  1944年6月,已是穷途末路的日军又从故宫劫走照明铜灯亭91个,铜炮1尊。这些文物刚运到天津,还没来得及运到日本,日本即宣告投降。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1月27日,北平市政府与故宫博物院、北海公园、中山公园派员,一同到天津大王庄卜内门仓库,追回了部分“献纳”的文物铜器。遗憾的是,从故宫劫走的部分铜灯亭已被毁坏,而铜缸则不见踪影。

  如今故宫博物院现存大缸231个,其主要功能已经不再是防火。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之后,这些水缸作为故宫文化的组成部分,向人们诉说着它们见证的历史变迁。

(作者:单霁翔,系故宫博物院原院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甘肃省属企业“十五五”规划编制...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占东)7月31日,记者从省政府国资委召开的省属企业“十五五”规划编...
七十三个参赛项目获奖 (来源:河北日报)转自:河北日报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河北省选拔赛结束七十三个参赛项目获奖 ...
广东佛山一区发布基孔肯雅热后遗... 8月2日晚,佛山三水发布基孔肯雅热后遗症告知书:基孔肯雅热后遗症告知书基孔肯雅热是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
奇金山:草原上的抗日英雄 新华社记者 勿日汗 哈丽娜 绿草如茵的草原上,内蒙古乌审旗革命故事讲习馆的红色尖顶庄严而肃穆。馆内...
特医食品市场分析及临床价值 (来源:辰欣药业)转自:辰欣药业特医食品全称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指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
中央气象台今日6时继续发布暴雨... 格隆汇8月3日|中央气象台预计,8月3日08时至4日08时,内蒙古中部、黑龙江东北部、吉林东部、辽宁...
文质彬彬·每日好词语|见贤思齐 文字/樊未晨 康璐瑶(实习生) 刘璇(实习生)制图/张玉佳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以匠心专注创新,让老设备焕发新... (来源:河北日报)转自:河北日报以匠心专注创新,让老设备焕发新活力——河北省高技能领军人才一线风采(...
“武夷骑警”女子摩托车巡逻队成... 8月1日,南平市首支女子骑警队——“武夷骑警”女子摩托车巡逻队在武夷山市成立。 “出发吧!”在...
“零跑腿”“跨省办” (来源:河北日报)转自:河北日报“零跑腿”“跨省办”——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持续助力“高效办成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