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王鑫鑫
新手爸爸李先生第一次给刚出生的儿子换尿布时,他发现孩子的“小便出口”不在阴茎顶端,而是在下方。经医生诊断为“尿道下裂”。其实这个被称为“尿道下裂”的情况,每300个男婴中就有1人会发生。尿道下裂(Hypospadias)是一种男性尿道开口位置异常的先天性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过去30年间,全球尿道下裂发病率上升了约40%,可能与环境和遗传因素有关。值得庆幸的是,现代医学对此已有成熟的解决方案。
一、明察秋毫:尿道下裂的三大特征,首先是异常尿道开口,尿道的开口可能位于阴茎下方任何位置,从冠状沟到阴囊都有可能,严重者甚至开口在肛门附近;其次是阴茎下弯,医学称为“阴茎弯曲畸形”,勃起时弯曲更明显,像一根被压弯的香蕉;最后一个特征是包皮分布异常,尿道下裂的包皮像“头巾”堆积在阴茎背侧,并伴有腹侧包皮缺失,这是与单纯包茎的关键区别之处。当然,家长们可以在家里做一个小测试:如果孩子的包皮完整包裹阴茎头,基本可以排除尿道下裂。
二、尿道下裂的严重程度:总的来说,离阴茎头端越远严重程度越重,手术难度越大。医学上根据尿道开口位置进行3种分级,首先是前段型,开口在阴茎头/冠状沟处,是最常见的尿道下裂类型,手术难度是最小的;其次是中段型,尿道开口在阴茎体处;最后是后段型,开口往往位于阴囊或者会阴区部位,这类也是手术难度最大的一类。大部分尿道下裂属于前2类,有较好的手术疗效。
三、追根溯源:尿道下裂为什么会发生?目前医学界认为这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激素因素,主要可能是胚胎期雄激素分泌不足或者母亲接触雌激素样物质(如某些化妆品、农药);2.遗传因素,其中父亲患病,儿子风险增加10倍;3.某些基因突变(如SRD5A2基因);4.环境因素尤其是孕期吸烟等会使后代患病风险加倍;4.辅助生殖技术对尿道下裂发病率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试管婴儿患病风险比普通婴儿患病风险增高约1.5倍。
四、治疗黄金期:建议尿道下裂首次手术治疗年龄为6~18(24)个月。为什么这个时间段最佳?因为此时阴茎已有足够手术尺寸(通常>1.5cm),并且孩子不会形成永久性心理记忆,以及此年龄段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五、手术解密:手术目标是创造功能正常的尿道开口,并且矫正阴茎弯曲后获得自然外观。手术过程主要包括矫正阴茎弯曲(像解开一根扭曲的绳子),然后用包皮或口腔黏膜构建新尿道(精细缝合),最后重建外观(塑造正常的龟头形态)。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术后护理往往比手术更重要,而术后护理要点包括特殊导管留置7~10天,术后会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一定要注意避免剧烈活动2~3周。
六、家长最关心的问题答疑:手术会影响生育能力吗?单纯尿道下裂不影响睾丸功能,严重类型可能伴随隐睾需要同时治疗。此类手术需要进行全身麻醉,但目前使用的短时麻醉药物非常安全,1~2小时的手术不会影响幼儿大脑发育。术后是否会留疤?儿童愈合能力强,疤痕通常不明显,会随着身体发育逐渐淡化。目前手术成功率根据尿道下裂的严重程度分型而异,其中前段型>95%,后段型约80%,失败案例大多可进行二次修复。手术费用方面,普通病例为2万~3万元,复杂型可能需5~8万元,多数地区医保可报销大部分费用。有些家长会担心手术会对小患儿造成心理影响。大量研究表明,2岁前完成手术的孩子基本无记忆,关键在于家长的态度要积极。术后建议随访至青春期,检查排尿功能和发育情况。有二胎需求的家庭,若有家族史,再发风险为15%~20%,建议孕前咨询。
七、预防策略与生活建议:建议孕期补充叶酸(可降低30%的风险),多吃新鲜蔬果,要保持适度运动,不要吸烟或者二手烟,不要接触农药、染发剂,不要使用含邻苯二甲酸盐的化妆品。对于新生儿不要强行翻包皮,注意排尿是否顺畅,并且在定期儿童体检时主动检查。
需要指出的是,尿道下裂不是家长的错,也不是孩子的缺陷。就像近视需要配眼镜一样,这只是身体需要的一个小调整。通过及时规范的治疗,孩子们都能拥有正常的排尿功能和健康的人生。
如果您怀疑孩子可能有尿道下裂,首先需拍下清晰的照片(正面和排尿时),然后预约儿童泌尿外科专科医生,通过门诊医生检查就能解答您的大部分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