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咸阳发布
优布局推新品 推预冷精加工 塑品牌促融合
我市多措并举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苹果是咸阳农民增收的“致富果”。近年来,咸阳坚持把苹果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全链条发力、多领域协同,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全市苹果种植面积250.1万亩,年产量467万吨,产值突破280亿元,带动25万农户稳定增收。
聚要素增投资 优化服务强保障
咸阳出台《关于促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建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总召集人的工作推进机制,全面统筹协调产业发展。市级财政每年整合资金1亿元,专项用于支持苹果产业发展;同时深化“链长+行长”金融服务模式,健全政府投资、金融保险与社会资本协同投入机制,为果农和涉果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优布局推新品 提质增效固前端
科学划定苹果种植“区分线”,引导产业向适宜区域集中,逐步形成“北部晚熟、南部早中熟”的区域化生产格局。2024年改造老果园18.3万亩,2025年春季建设高标准新园3.81万亩、高接换优1.73万亩,推广国育新品种27万亩以上。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苹果)强镇5个、省级苹果重点县7个、省级苹果高质高效示范园35个,有力夯实产业基础。
推预冷精加工,补齐短板强中端
围绕“采后处理”关键环节,建设镇村两级果品分级预冷中心,布局分级预冷示范基地,果品冷藏库容136万吨。引进4.0智能光电选果线26条,促进优质优价、供需匹配。发展果用物资配套企业65家、苹果加工企业14家,年生产苹果深加工产品7.8万吨,为果品多元利用、延伸价值链提供支撑。
塑品牌促融合,延伸链条拓后端
积极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体系,“咸阳马栏红”苹果闪亮北京、广州地铁,荣登央视《星光大道》《中国诗词大会》,品牌价值89.72亿元,位列全国水果类第四。在全国大中城市举办推介活动50多场次,建成品牌形象店15个,注册出口苹果园41个,出口包装厂25个,果品走俏北上广深,远销港澳、迪拜、东南亚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