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实招
建立四川省渠江流域防汛指挥部,打破行政壁垒,进一步整合渠江流域防汛信息,实施渠江流域防汛视频会商和雨情、水情、工情的实时监控,实现上下游“三情”数据实时共享。
一线探访
7月25日10时,达州主城区内,渠江支流州河穿城而过。与此同时,设在达州市水务局的四川省渠江流域防汛指挥部,相关负责人陈湘和同事正密切关注着渠江流域沿线水库、电站等运行情况。
“每年汛期,渠江都是四川防汛减灾的重点江河。”陈湘告诉记者,渠江流域涉及四川巴中、达州、广安等5市22县(市、区),汛期面临旱涝急转等风险,防汛减灾跨区域协调要求高。
2014年,四川省渠江流域防汛指挥部成立,主要负责渠江流域防洪指挥调度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加强渠江流域内防汛信息共享和与上下游省(市)的沟通协调。10余年来,渠江流域如何做到防汛“一盘棋”?
看整体
从“各自为战”到“一盘棋”
“渠江流域呈扇形向心水系。”陈湘摊开渠江流域水系图,记者注意到,起源于达州的州河和起源于巴中的巴河,一路向南,在达州市渠县三汇镇汇入渠江,形成“Y”字形的河道。
“渠江流域上游地处米仓山-大巴山暴雨区,根据经验,如果不采取系统性的防洪措施,州河、巴河流域受同一场暴雨影响形成的洪峰,很可能会同时抵达三汇镇,给下游地区带来巨大的防洪压力。”陈湘说。
由于地理因素,渠江流域洪水传导迅速,上游暴雨后数小时内就可能引发下游洪水。渠江流域防汛指挥部成立前,达州、巴中、广安三市“各自为战”,防洪调度口径不一,水库、电站独立运行,上下游汛情难共治,容易延误响应时间。
“现在由指挥部统一调度沿线水库、电站,通过预泄腾库、滞洪削峰等方式来降低下游水位。”陈湘介绍,按照“流域一盘棋、共御大洪水”的工作思路,渠江流域实行“扁平化”防汛调度模式。他举例,在防御2024年“7·11”暴雨洪水过程中,指挥部提前调度5座梯级水电站降至低水位,预留防洪库容3.27亿立方米。洪峰过境时,则利用州河、巴河的江口水电站、双滩水电站等错峰,最终实现达州主城区减淹1.8米,渠县县城减淹2.08米。
不仅如此,2022年指挥部还建成了具有实时水情查询、洪水淹没预演等功能的洪水实时推演模拟平台,实时接入上游水文站信息及气象信息,通过数字孪生模拟洪水的多种重现期及其对应的淹没范围,精确感知达州主城区、渠县城区及三汇镇等关键点位的防洪态势,为转移避险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看点位
预报调度、实时调度、精准调控
从达州主城区出发,沿着州河溯流而上便可以看见渠江水系州河干流的首级电站,同时也是州河具有最大调节能力的水利设施——江口水电站。
江口水电站防洪调度中心主任李偲用“陡涨陡落”概括汛期州河的“脾气”,暴雨引发的洪水可能在数小时内达到峰值。“因此,江口水电站承担着下游宣汉县、达州主城区的防洪核心任务。”
如何承担起这项核心任务?关键是要打好“提前量”。四川江口水力发电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晶体说,渠江流域防汛指挥部成立后,在流域协同调度的工作模式下,江口水电站积累了心得:预报调度、实时调度、精准调控。
“我们首先会根据72小时、24小时天气预报,及时调整江口水库坝前水位控制线。”李晶体表示,降雨开始后,江口水电站会利用流域内6至10小时的汇流时差,实时开展调度、预留防洪库容,最终结合水电站保护范围的安全流量,精准开展滞洪、削峰、错峰调度,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
“我们提前了解到,7月5日巴河和州河流域将迎来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暴雨中心在巴河流域。”李晶体回忆起今年汛期的一次防洪调度经历,根据天气预报,江口水电站提前1天将库水位拉低约1.21米,预留防洪库容,为巴河进行错峰滞洪。7月5日当天,江口水电站拦蓄洪水、滞洪13小时,避免州河与巴河的洪峰在下游的三汇镇“碰头”,减轻了渠江的防洪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