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梁晓琳
6月16日,贵州省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总结表彰暨动员部署会在贵阳召开。次日一早,刚接受全省乡村振兴优秀第一书记表彰的吴陆玉便回到了黔南州长顺县长寨街道长江村。“马上就要离开村里了,还有很多事要跟新来的驻村工作队交接,晚上还要开群众会。”吴陆玉说。
2023年6月,黔南州民政局社会事务发展服务中心(州慈善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吴陆玉主动报名,来到长江村驻村。“走访是驻村的必修课,把群众装心里,才能找准发展方向。”两个月的时间,吴陆玉跑遍了全村8个村民组的235户,将每户的情况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
走村入户过程中,吴陆玉了解到长江村面临海拔高、严重缺水、土地破碎的难题,他和村“两委”一起研究,针对性地提出引入公司发展抗旱作物辣椒的想法。
很快,吴陆玉通过召开群众会、院坝会、板凳会等,带着群众算收入账:公司提供种苗、技术、保底回收,大家把辣椒种好就行。村民们吃下“定心丸”,辣椒产业很快就在村里发展起来。
在吴陆玉鼓励下,村民蒋良华种了60亩辣椒。“今年预计有25万元的收入,如果行情好,明年还要扩大种植面积。”蒋良华聊起辣椒产业十分开心。
产业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除了辣椒,吴陆玉还带着村民发展烤烟、生姜等产业,带动村民户均增收1000余元,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20余万元。
“除了大力发展产业,村里的路灯、产业路、文化广场等民生事,吴书记也十分上心。”长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大友说,在吴陆玉和村“两委”努力下,长江村新建了党群服务阵地、儿童之家、农村养老互助幸福院和村活动广场,并为4个村民小组改造供水管网,硬化了600余平方米的晒谷场……
驻村744天,吴陆玉走访群众上千次,驾驶自己的车为村里办事的行驶里程超4万公里,笔记本上写满了群众的难事急事。如今,他把驻村笔记交给了“接棒”的第一书记蒋传浪,方便更好地服务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