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象新闻”
据浪潮新闻报道,广西防城港一网友反映,其在道路会车时遭遇疑似公职人员的威胁,对方亮出“证件”要求倒车让路,更是仅凭车牌就报出了他的家庭住址、姓氏。
据当事人表述,他将视频发出后,7月31日晚,当地派出所民警来到其父母家中,打电话要求删除视频,并向奔驰女司机道歉。8月1日,当地派出所的工作人员回应,此事正在调查处理,会第一时间公布结果,对于奔驰车驾车女子是否是公职人员等信息,其称不方便透露。
认真梳理整个事件,问题的核心不在“让不让路”,而是这位亮证人的身份,她手里的“证”到底是什么?为何能如此轻易地调取公民个人信息?如果真是公职人员,那就存在滥用职权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嫌疑。
普通人遇到争执,可以协商向警方求助,但这位奔驰车主却能在短时间内调取对方隐私,甚至以此威胁。其中可怕的不是路怒,而是言行中透出的“特权思维”,如果公职系统内能随意“一键查人”,又将公众的隐私安全置于何处?
此事发酵后,当地警方深夜上门,要求当事人删除视频,这种“解决提出问题的人”的处理方式,又是出于什么依据?一句“违反治安法”恐怕不能服众。
权力不是用来吓唬老百姓的,证件更不能成为威胁工具。亮证人的身份必须追问,当地应尽快公开调查结果,查清获取他人信息的路径,并依法追责,才能维护执法公正。
来源 | 大象新闻评论员 张莉
监制 | 李金锋 李洁敏
主编 | 彭丹
编辑 | 蒋黎明
象象留言有奖活动来啦!
(每周好礼:大象文创袋、象象定制笔记本,二选一)
获奖名额:
最有态度奖:当周留言总数前5名
金句达人奖:当周精选留言条数前5名
人气爆棚奖:当周单条留言点赞数前5名
结果公布:每周一获奖名单将在公众号菜单栏“热门”——“本周获奖”中公布,中奖者需在48小时内私信联系客服领取,逾期视为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