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评论员毕舸)
“杨某某诉肖某某案”一审判决尘埃落定,8月1日,武汉大学宣布,组建工作专班,针对肖某某纪律处分、杨某某学位论文等展开全面调查复核。
这姗姗来迟的复查,于武大而言,绝非简单的事务性操作,而是关乎其百年“校格”存续的关键一役。
这个话我觉得不夸张。成立于1893年的武大,是不折不扣的百年学府,承载着无数人的学术梦想与精神寄托。其“校格”,是百年积淀的文化底蕴,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公正无私的处事原则,更是对每一位学子权益的坚实守护。
这“校格”,犹如一座巍峨大厦,历经风雨仍屹立不倒,靠的是一砖一瓦的精心堆砌,容不得半点虚假与疏忽。
“杨某某诉肖某某案”闹得沸沸扬扬,社会目光聚焦于此。此前,案件相关事件在网络上掀起惊涛骇浪,各种声音甚嚣尘上。武大在这场舆论风暴中,前期处理引发诸多质疑。如今,一审判决已出,社会关注热度不减,此时开展复查,恰似在舆论的放大镜下接受检验,每一个细节都可能被无限放大,每一次决策都可能影响武大“校格”的走向。
先看对肖某某纪律处分的复查。纪律处分,是学校维护校园秩序、规范学生行为的重要手段。若处分不当,轻则损害学生权益,重则破坏校园公平正义。肖某某在此次事件中,被卷入舆论漩涡,学校前期给予的纪律处分是否公正合理,需要在复查中重新审视。
我们要看的是:当初处分依据是什么?有没有听取申辩?有没有核实病历?有没有考虑当事人身心状况?有没有把“应急处理”当成懒政的遮羞布?这些,必须在复查结论中一条条晒出来。
这肯定会涉及某些人,武大必须以事实为依据,给出一个经得起推敲、经得住质疑的结论,如此方能彰显其对规则的尊重。
我认为,武大这次复查,不能再自己查自己,应聘请校外教育法学专家、皮肤科医师组成独立听证团,如果此前调查中,有人渎职不作为,迫于外界压力,在程序正义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就必须按照校纪校规乃至党纪问责处理,且要把问责结果同步公布,同时对被伤害的当事人公开道歉。
学校不能只做选择性复查,只说杨某某无辜与否,不谈此前处理背后的问题,否则,那不叫复查,叫交易。
再看对杨某某学位论文的复查。
学位论文,是学生学术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学术声誉的重要支撑。杨某某身处舆论风口浪尖,其学位论文是否如某些网友质疑的,存在学术不端等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学术,容不得半点虚假与马虎。若杨某某学位论文存在问题,而学校未能及时察觉与纠正,便是对学术的亵渎,对其他认真做学问学生的不公,会让武大的学术声誉蒙尘;若论文没有问题,学校也需通过复查向社会证明,武大始终坚守学术底线,对每一位学子的学术成果都认真负责,不会因外界因素而偏袒或打压。这,是对学术尊严的捍卫,同样也是对武大“校格”的守护。
我期待武大这次复查,做到公正无私。公正,是复查的灵魂所在。在复查过程中,不能因外界压力而偏袒任何一方,不能因个人情感而影响判断。
同时,说一句得罪“肖粉”或“杨粉”的话:对于武大而言,这次复查的根本,就是无论是肖某某还是杨某某,都应被平等对待,他们的权益都应得到充分保障。千万别在跟着舆论风声摇摆,抬一个、打一个。
校方只有秉持公正之心,才能让复查结果令人信服,哪怕这个结果,暂时无法令“肖粉”或“杨粉”满意,但唯有如此,才能让社会看到武大维护公平正义的决心。
要做到这一点,复查就得做到严谨细致。不是走过场,敷衍了事。每一个证据都要反复核实,细节深入探究。对肖某某的行为,要梳理事件全过程,从多个角度还原真相;对杨某某的学位论文,要逐字逐句审查,从研究方法到数据引用,不放过任何可能存在的问题。严谨细致,是对事实的尊重,也是对武大“校格”的负责。
最后,武大应将复查过程和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让公众看到复查的每一个环节,了解每一个决策的依据,如此才能增强公众对复查结果的信任。
武大的“校格”,系于这姗姗来迟的复查。这是一场捍卫荣誉的战斗,一次重塑形象的机遇。
大学之大,不在楼高,不在名盛,而在护真理如眼。愿武大能以复查为契机,坚守公正、严谨、公开的原则,给社会一个满意答复。
否则,若复查失当,武大百年“校格”恐将在这场风波中摇摇欲坠,成为教育史上的一大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