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为何黏黏糊糊?蚜虫蜜露是主因
创始人
2025-08-01 00:46:08
0

(来源:千龙网)

近日,有北京市民反映,今年的槐花数量特别多,有的掉落时把白鞋染黄了,这些落花还经常将车盖、车窗上铺满,由于黏黏糊糊的,雨刷器都刷不干净。

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王永格说,由于今年降雨量大,国槐花量确实较大,花期基本到8月。但国槐花本身并不黏,主要由于被反复碾压踩踏,汁液流出后可能导致地面较黏,另外,树上蚜虫分泌的蜜露是主要原因。

现象 

今年降雨多 国槐花量大

“这种树非种不可吗?落花这么多,感觉环卫压力好大。”“这是国槐还是刺槐?下雨的时候落花满地,被大家踩来踩去。”近日,多位市民反映,今年的槐花仿佛格外多,经常能看到阵阵“槐花雨”飘落。

有的市民觉得,雨后的槐花非常唯美,尤其是天坛西门的槐树高大挺拔,浓荫如盖,雨后的落花汇集成绝美花海,撑伞漫步其中,感觉很治愈。但也有网友觉得烦恼,认为人行道上掉落的槐花太多,像铺了一层地毯,雨后被踩烂的花瓣容易粘在鞋底上,导致脚底打滑。一旦把车停在室外树下,花瓣落在车盖上和车窗上也是黏的,需要经常清洗车辆。

记者注意到,从7月中旬开始,管庄路和双桥附近的建国路上,行道树国槐陆续开花,远远望去,绿穹浓荫之间,细碎的黄白色小花星星点点,非常清新。人行道上也经常铺满槐花,有些没有及时清理,粘在路面上,逐渐萎黄,看起来不是很整洁。

据王永格介绍,目前正开花的是北京的市树“国槐”,而非刺槐。刺槐也被称为洋槐,是豆科刺槐属,树皮开裂程度深,枝条是褐色的,且枝条上有成对生长的托叶刺;国槐和刺槐同属豆科,但不同属,其为槐属,树皮开裂程度浅,小枝条是绿色的。

二者花期和花色也不同。以北京城区为例,刺槐4月中下旬开花,花是白色的,总状花序,远远能闻到香味。国槐7-8月开花,圆锥花序,花色并非完全洁白,而是偏黄白或者黄绿色,也有红花国槐品种,且国槐花没有明显的味道。

“从目前的单株来看,国槐花量确实比往年多。”她说,一方面和降雨有关系,降雨充沛有利于它的生长。今年早春气候比较暖和,夏天整体降雨量也不少,所以花量较大。另外,国槐开花结实也有大小年,今年总体看,花量不少。

揭秘 

蚜虫分泌的蜜露有较多糖分

针对有市民称鞋袜被落花染黄,王永格表示,国槐花蕾是一种黄色染料,市民及时清理的话,不会特别明显。至于大家提到的黏液,她说,这并不是国槐花本身比较黏,也不是树胶,而是蚜虫分泌的蜜露。

如果连续几天不下雨,国槐的枝条和花序上就会有大量蚜虫,蚜虫分泌的蜜露滴到树下,蜜露本身有较多的糖分,不存在污染和有毒的问题,但行人途经时会觉得脚下比较黏,如果落在车上,也会给车主带来不便。这种情况下,需要环卫工人及时对路面的落花和蜜露进行清洁和清扫。另外,车主光用水冲可能无法洗净蜜露,必要时可以添加洗洁精之类的清洁剂清理车身。

治理蚜虫,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天敌——瓢虫进行生物防治,虫情严重时采取打药的方式防治。

释疑

为何北京种植这么多国槐?

也有市民好奇,为何北京要种植这么多国槐?王永格说,国槐是北京的市树,能被选为市树,说明该树种适应这座城市的能力特别强。国槐不仅树龄长,适应性和抗性也很强,作为北京的行道树应用量非常大。

油松、白皮松等很多树种喜欢疏松通透的环境,现在道路上的树池都很小,树池外面铺着砖石、沥青、水泥等不透气的硬质铺装,不利于树木扎根生长,但国槐耐土壤密实的能力特别强,在这种环境下仍然能长势不错。另外,国槐也耐干旱瘠薄,靠自然降雨就可以正常生长,所以稍微雨量丰沛一点,花量就会明显增加。虽然国槐不耐积水,但北京在非雨季时降雨量不多,所以整体上,它的适应性比较强,也是北京的乡土树种。

同时,国槐抗病虫害的能力也很强,蚜虫的防治方法比较简单,经常挂在树上、俗称“吊死鬼”的国槐尺蠖不会对树势造成严重伤害。常言说“十槐九空”,虽说国槐有空腐的情况,但只要树干有一定面积的活皮贯穿树体,整体上并不影响其健康生长。“北方城市除了降雪后部分施撒融雪剂会对国槐干皮和生长有危害,一般情况下,国槐每年的枝条生长量是比较大的,经常看起来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也能起到很好的遮阴效果。”她说,北京的古树中也不乏国槐,树龄最长的是一株2000多年的汉槐,足以证明它是有悠久栽培历史的树种。

国槐单株花期并不长,整体上到8月结束,花后念珠状的绿色果实也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并且落叶迟,能适当延长秋末和早冬绿期。王永格说,“所以,希望大家尽量克服落花带来的短暂不便,更多享受它们带来的夏日浓荫。鉴于国槐适应性比较强的优点,大家可以对它们包容一些。”

温馨提示

路边槐花易被污染不建议食用

有市民想了解槐花是否可以食用?据王永格介绍,国槐全身都是宝,其花蕾、根、皮、枝、叶都可以入药。

国槐花蕾被称为槐米,可以用作药材。刺槐花和国槐花都可以食用,一般刺槐花朵大且香味浓,食用人群多。但城市中的绿化树木可能被打药,另外存在汽车尾气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所以建议大家不要随意采集,食用要谨慎。

7月20日,西四环,环卫工人已经把落满地的槐花打扫成堆。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证A500ETF摩根(56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A500ETF摩根(560530)涨1.19%,报1.106元,成交额...
A500ETF易方达(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A500ETF易方达(159361)涨1.28%,报1.104元,成交额1...
何小鹏斥资约2.5亿港元增持小... 每经记者|孙磊    每经编辑|裴健如 8月21日晚间,小鹏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联...
中证500ETF基金(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500ETF基金(159337)涨0.94%,报1.509元,成交额2...
中证A500ETF华安(159...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A500ETF华安(159359)涨1.15%,报1.139元,成交额...
科创AIETF(58879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科创AIETF(588790)涨4.83%,报0.760元,成交额6.98...
创业板50ETF嘉实(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创业板50ETF嘉实(159373)涨2.61%,报1.296元,成交额1...
港股异动丨航空股大幅走低 中国... 港股航空股大幅下跌,其中,中国国航跌近7%表现最弱,中国东方航空跌近5%,中国南方航空跌超3%,美兰...
电网设备ETF(159326)...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电网设备ETF(159326)跌0.25%,报1.198元,成交额409....
红利ETF国企(53088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红利ETF国企(530880)跌0.67%,报1.034元,成交额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