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劳动午报)
转自:劳动午报
从一线青涩技术人员到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热力)输配分公司党委书记罗铮始终扎根供热事业,不断勇破难题、锐意创新,为推动北京热力的智慧供热转型、城市老旧供热管线更新改造等作出了贡献。今年,他被授予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
罗铮于2003年入职后,常利用业余时间钻研供热技术,扎根基层班组苦练实操本领,跟着老技术员手绘管网图纸。那段时间,他钻遍了辖区内所有的热力小室。凭借这股不怕苦、肯钻研的劲头,他迅速掌握了地下管线知识,短短几年便成长为单位的技术尖兵。2019年,他主导的管网智能在线巡检示范应用项目在高碑店落地。为确保轨道式机器人能传回清晰图像,他扎根现场数月,带领团队反复调试,最终成功推动供热巡检从人工向智能转变。2020年,他又牵头研发了温度胶囊监测系统,实现管道数据实时传输、自动报警,为北京热力智慧供热转型筑牢根基。
2024年8月,罗铮刚担任输配分公司党委书记,就在北京热力“鏖战70天,踏实一冬天”誓师大会上,带领分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立下军令状:“我们定会遵守约定、践行承诺,奋勇拼搏、争创佳绩。坚决落实‘大网稳则热力稳’的总要求,实干苦干70天,全力完成检修技改目标任务。”
面对老旧管线改造的艰巨任务,罗铮多次组织专题会议,连夜分解项目清单,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及时解决各类堵点、难点问题。经过日夜奋战,团队顺利完成更新改造老旧供热管线8000余米,更换各类设备、设施406台,安装检查室温度胶囊6700套,累计出动人员3500人次、车辆1800台次、机械930台次,创造了热力管网改造的新纪录。
在罗铮的带领下,北京热力输配分公司先后与相关高校、研究所、企业等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围绕热力制造、管网技术等展开深入交流,相继完成热力管网智能巡检机器人研发、无人飞行球在热力管网巡检应用等项目,为企业的管网安全运行筑牢了“科技防线”。
2025年,北京热力启动首都功能核心区老旧供热一次管网改造工程,改造管线总长度约158公里,改造后将显著提升核心区供热基础设施水平与安全可靠性。施工过程中,罗铮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迅速抽调技术骨干组建攻坚团队,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他统筹调配各方力量与资源,细化决策部署,明确管理层与执行层职责边界。在确保参建单位权责对等、严守合规底线的基础上,创新设计各层级协同的工作机制与流程界面,层层压实管理链条,为项目平稳高效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 马超
下一篇:工商银行,带头整治反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