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BA第一阶段刚落幕,全网还在为那些绝杀瞬间疯狂复盘,逆转时刻的欢呼声仿佛还在耳边炸响。这场席卷浙江的篮球风暴,早就跳出了“比赛”的框架——它像块多棱镜,把各地的烟火气、文化魂全照得明明白白,更让“体育+”的能量在城乡之间越烧越旺。
赛场之外:各地“整活大赛”,地域梗玩出巧思
赛事的热闹,从来不止在球场内沸腾。浙江各地像是提前约好搞“整活大赛”,带着地域基因的梗一个比一个绝,却又各有各的巧思:
绍兴赛区的“包冲出哥”凭着一句方言狠话直接封神,这可不就是诸暨“篮球之乡”攒了几十年的底气?
杭州赛区更绝,“不必千年等一回,西湖出场谁怕谁”一喊,评论区直接变成玩梗修罗场,“西湖的水,滨江的泪”刷屏不说,连政务号都下场battle,地域荣誉感直接拉满。
嘉兴的“水果战队”更是把吃货DNA刻进赛事,“南湖菱角硬刚秀洲葡萄”的梗被网友玩出花,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股子吃货的较劲。
浙江各地文旅这波“玩梗式宣传”,着实让人眼前一亮!这哪是办比赛啊,分明是借着篮球把家乡的文化、特产全给大家“安利”了个遍。不管是“莲根拔起”也好,还是“菇陋寡闻”也好,都只是当地特产的谐音梗。
理性看待玩梗:莫让竞技调侃变地域对立
放眼望去,赛事玩梗早就是体育圈的快乐密码了!苏超的“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楚汉争霸2.0”,英超詹俊老师嘴里马奎尔的“航母调头”,哪个不是让赛事多了层欢乐滤镜?咱们真没必要把轻松的竞技调侃,变成地域对立的导火索,更别搞没必要的拉踩。
当然了,热门赛事难免有小争议,但浙BA的主流永远是向上的热流。那些把“玩梗”变“拉踩”的声音,终究是少数派。真正的体育精神,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对立,而是“你赢我疯狂鼓掌,你拼我嗓子喊哑”的包容。
流量转化:赛事赋能城市好感与文旅联动
更值得关注的是,怎么把赛事流量熬成“城市好感度”?如何让地方特色借体育IP走得更远?莲都用一张小小的球票当钥匙,轻松打开了吃住行游购娱的消费大门,3天直接带动消费200万,间接带动消费近千万,莲都主场的比赛既送知了、泡精肉等当地美食,更有油画出逃、小画仙集体飙舞,情绪价值拉满;庆元则带着“中国香菇城”的底气,用赛场上的拼劲把“菇勇者”的名号打得出圈又响亮。同时,莲都还推出了99元清凉套餐,浙BA丽水赛区票根免费游莲都等套餐,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文旅联动,这种藏在赛事里的家乡情怀,更让人记在心里、暖在胃里啊。
狂欢继续:篮球成为连接多方的超级纽带
下一阶段赛事将在8月15号开赛,这场属于浙江的体育狂欢还在继续!我现在才发现,篮球不只是篮球,它还是连接城市与乡村、官方与民间的超级纽带。当各地球迷为同一个精彩瞬间尖叫,当家乡特产、美景借赛事被全国看见,浙BA早就超越了胜负——这是浙江人藏不住的生活热情,是刻在骨子里的家乡骄傲,更是这片土地活力与包容的最佳证明。
来源:莲都文旅编辑:何瑞敏
责编:钟秋芬
审核:叶捷
上一篇:专场演出,献给最可爱的人!
下一篇:俄军“攻下乌东重镇”,升起俄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