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孟宝乐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正成为全球竞逐的“黄金”赛道。
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核心产业市场规模已突破6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
千米之下,正机遇无限。可以说,谁抓住了产业的风口,谁就能率先站上时代潮头。
近日,东营市委书记杨国强在调研重点项目建设时,特别强调要探索做好低空经济文章。
市委书记的这一部署,正是城市发展的战略方向,传递出东营发力抢占新赛道、深耕低空经济领域的坚定决心。
这座昔日“油城”,正努力在澎湃的新兴产业浪潮中重塑自我,以深刻的产业转型为城市未来打开更多可能。
为何要发展低空经济?
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在《城市的胜利》一书中指出,“如果城市不能向高空扩展,它就得向周围扩展,而土地是有限的。”
低空经济,正是我们“向天空要发展”的战略抉择。
那么,到底什么是低空经济?
从定义来看,低空一般是指在距离地面垂直高度1000米,最大可扩展至3000米以内的空域。低空经济则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导,涉及低空飞行、航空旅游、支线客运、通航服务、科研教育等众多行业的经济概念,是辐射带动效应强、产业链较长的综合经济形态。
在新时代发展浪潮中,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形态,其崛起已势不可挡。
从国家层面来看,自2021年“低空经济”概念首次写入国家规划,到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低空经济”并将其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再到2024年、2025年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低空经济正加速跻身国家战略重点领域。
从全省层面来看,近年来,山东高度重视低空经济发展,乘势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力促产业乘风起飞。
2024年11月印发的《山东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提出,构建济南、青岛双核引领,东营、烟台、潍坊、日照、临沂、滨州等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奋力冲击2027年低空经济规模突破千亿元目标。
从国家高位谋划,到省级强力推动,城市层面的落实与突破是决胜关键。
对东营而言,抢抓机遇、大力发展低空经济,既是服务国家战略的主动担当,也是融入区域发展大局、抢占新质生产力赛道的必然选择。
此番市委书记的强调部署,正是立足东营定位、响应国家战略与省级蓝图、抢抓时代机遇的精准落子,展现出乘势而上推动城市转型升级的战略远见。
竞逐“低空”,东营何以突围?
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对于东营乃至整个山东的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城市竞争力提升都颇具意义。
那么,这座昔日的“油城”如何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其优势早已悄然布局——
早在2020年10月,东营就已获批中国民航局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成为最早一批进行无人机城市场景商业运行探索的城市。这一先发优势,为其在低空经济升温后快速切入赛道、拓展多元应用场景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随着低空经济热潮涌动,东营全域联动、各展所长,产业生态加速成型。
例如,东营开发区围绕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中下游布局,吸引山东优凯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优平物云智控科技有限公司等无人机技术服务企业落户,全面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无人机应用场景拓展、成果转化及产业项目培育等,助推低空经济“乘势而飞”。
东营区依托东营高新区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园,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同时,规划建设低空物流园区,探索“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的智慧物流新模式,并加速通用机场、无人机起降点等关键设施落地,为低空经济发展拓展空间。
垦利区以垦东黄河入海口航空飞行营地为核心,打造集航空运动、旅游观光、科研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依托黄河入海口景观资源,培育低空观光、航空科普等消费新业态,同步探索“低空 + 农业”“低空 + 巡检”等应用场景,让低空经济破题起航。
各具特色、多点开花,一场推进低空经济产业加速发展的生动实践在东营铺开,让这座城市释放出全新的活力与生机。
产业的向上势头,终究要靠创新实力托举。在东营,企业引领、产学研融合的支撑体系已然成型——
今年1月,东营低空经济研究院成立,聚焦低空经济前沿技术与无人机应用重点领域,搭建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的平台。该平台将依托东营职业学院在无人机教学领域的优势,联合山东广域科技和青岛新东航空科技等企业,共同推进区域低空经济发展。
同期,东营职业学院与山东广域科技共建的无人机产业学院揭牌,旨在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产业发展精准输送专业人才。
从产业布局到技术突破,再到人才储备,东营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成果颇为亮眼,潜力十分巨大。
不过,虽然眼下东营在低空经济领域仍处于快速上升期,但也要清醒看到,在头部企业集聚、专业人才培育等方面,其与上海、深圳等城市尚存一定的差距。这其中固然有客观因素的制约,但这恰恰也是东营在发展低空经济的过程中,所必须要直面的挑战和课题。
而对于志在摆脱石油依赖、加快产业转型的东营而言,这片新蓝海正是重塑产业基因的历史机遇。
展望未来,东营能否以空天视角重塑产业格局?相信时间会给出答案。
上一篇:泰国邀请多国驻泰武官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