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记丨我在工银澳门的十年科技深耕路
创始人
2025-07-31 06:27:36
0

(来源:现代商业银行杂志)

文|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  解博

十年濠江路,代码见证成长,差异催生创新。我从单打独斗的技术员到带领跨境团队的负责人,这不仅是职位的提升,更是角色和责任的重大转变。从解决具体技术问题到思考科技如何深度赋能本地业务、链接全球网络,这段经历是我职业生涯最宝贵的财富。

  2013年10月,带着对澳门这座中西交融的国际化都市的好奇与向往,我踏上了外派至工银澳门的旅程。彼时的我,捧着Oracle数据库认证证书,满脑子都是如何用扎实的系统运维经验在新岗位上大展拳脚,却未曾想到,真正的挑战,藏在代码与服务器之外的语言、文化与制度深水区。

跨域濠江,迎接挑战

  初抵澳门,工作环境以粤语为主,与当地同事的深入沟通成了难题。记得第一次参加部门例会,同事们流利的粤语讨论让我如坠云雾,会议纪要里夹杂的“核数”“孖展”等专业术语更让我手足无措。我意识到,仅靠技术无法真正融入和推动工作,于是,工作之余的“语言突击”成了常态,从基础的粤语问候到专业术语的理解,一点点啃下来。那段时间,我白天带着录音笔跟在本地同事身后“偷师”,晚上抱着粤语教材逐字标注,连ATM机提示音都成了我的听力练习素材。更大的挑战来自文化和业务模式的差异,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金融市场规则、客户习惯以及内部管理流程都与内地有所不同。例如,在推动“应用微服务上PaaS云改造”初期,就需充分考虑本地监管要求和业务系统的特殊性,不能简单复制内地模式。同时,作为“外派”人员,如何赢得本地团队的信任从而开展合作,也是一门需要用心学习的功课。那段时间,加班是家常便饭,不仅要钻研技术方案,更要花大量精力去理解“濠江特色”的金融科技需求。我逐渐意识到,在这里,技术能力只是入场券,真正的通关密码,是对本地规则的敬畏与融合。

组建团队,融合赋能

  2020年,成为我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工银澳门金融科技部成立“研发支持组”,当领导将我召入办公室,郑重宣布“这个团队需要既有技术沉淀又懂本地化落地的人领航,组织决定由你带领这个团队”时,我深感肩头责任重大。团队由两名澳门本地员工和两名像我一样的员工组成,带着这份沉甸甸的信任,我肩负起带领这个小型“团队”的重任,承载着“打造大湾区协作样板间”的使命。

  团队虽小,“五脏俱全”,负责的范围也至关重要:核心的Oracle数据库、Mysql数据库与PaaS云平台运维,保障全行应用的稳定运行、应用投产的生命周期管理、办公系统自动化提升内部效率,以及重点项目的开发,其中最关键的就是LPAS信贷流程辅助系统。

  在大家一起工作时,我需要平衡不同成员的工作习惯、沟通风格,甚至是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理解。

  如何融合?我的经验是:尊重差异、目标驱动、优势互补。在LPAS系统的开发攻坚期,我清晰地划分模块,让擅长开发的同事主攻主要功能实现,让熟悉本地业务流程和法规的澳门同事深度参与需求分析和测试验证,让系统成为跨境协作的纽带:一端咬合业务部门的实际痛点,一端严丝合缝对接澳门特有的监管框架与操作流程。例如,在实现“物业在线估值”功能对接外部估价公司时,澳门同事对澳门估价行业规则的理解就发挥了关键作用,避免了合规风险。同时,我鼓励团队内部的技术分享,内地同事带来的新技术视角(如更先进的自动化脚本)与澳门同事对本地系统的深厚理解相互碰撞,共同提升了团队的整体能力。通过无数次的沟通协调、技术攻关和项目复盘,我们这个小团队不仅高效支撑了核心系统的运行,更在LPAS系统的成功落地中扮演了重要引擎的角色,见证了它从蓝图变为现实,并深刻改变了工银澳门个人信贷业务的处理模式,将审批效率提升近40%。

科技搭桥,价值创造 

  十年时光,从蜷缩在茶水间苦练粤语的新人,到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关的管理者,让我对“科技赋能”和“跨文化管理”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

  技术是基础,融合是关键:在澳门,技术方案的成功,往往取决于对本地化需求的精准把握和规则的深度融入。LPAS系统的成功,关键在于它并非内地系统的简单移植,而是我们团队深入理解澳门个人按揭贷款流程痛点(如贷款文件制备烦琐、贷款条款跟进困难、报表统计低效)后,结合工行先进技术理念进行的本土化创新。例如,“一分钟内自动生成全部贷款文件”的功能,就极大解决了澳门市场对效率的迫切需求。

  管理是服务,信任是基石:带领跨境团队,管理者更像是“服务者”和“协调者”。要建立信任,首先要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和目标,在技术和资源上给予充分支持。尊重本地文化习惯(如休假制度),同时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增进了解。更重要的是,要勇于担当,在遇到困难和压力时,主动站在团队前面,共同寻找解决方案。记得有一次,当团队因系统上线压力陷入焦虑时,我主动承担了与总行沟通的协调工作,让大家能专注技术攻坚。这种将“管理者”身份转化为“服务者”的转变,让信任在一次次并肩作战中生根发芽。

  价值为导向,桥梁显担当:作为长期驻外的科技骨干,我深刻体会到自己的角色不仅是技术专家或团队领导,更是连接总行战略与澳门本地实践的“科技桥梁”。一方面,要将总行在金融科技、风险管理、系统架构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标准引入澳门,确保技术路线的先进性(如推动PaaS云平台本地化部署与双机房高可用架构建设);另一方面,要将澳门市场的特殊需求、成功经验和挑战及时反馈,助力总行完善全球化科技布局。LPAS系统中关于“地产中介佣金回赠”线上化流程的创新,就是一个源自澳门本地业务需求,最终通过科技实现价值创造的典型案例。

  如今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望着氹仔岛鳞次栉比的金融大厦,我愈发清晰自己的使命:我们不仅是代码的编写者,更是总行战略与澳门实践的“翻译官”。

  十年濠江路,代码见证成长,差异催生创新。我从单打独斗的技术员到带领跨境团队的负责人,这不仅是职位的提升,更是角色和责任的重大转变。从解决具体技术问题到思考科技如何深度赋能本地业务、链接全球网络,这段经历是我职业生涯最宝贵的财富。对于有志于在国际舞台施展才华的工行青年,我想分享三点心得。

  直面“异域挑战”:初到海外,语言、文化、规则的差异是必然挑战,不要畏惧,将其视为成长的催化剂。主动学习,保持开放心态,这是融入并有所作为的第一步。

  超越技术思维:技术是安身立命之本,但要在国际环境中领导团队、创造价值,必须培养沟通协调、跨文化理解、项目管理等“软实力”,努力成为“懂技术、通业务、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定位“价值桥梁”:明确自身在连接“全球”与“本地”中的独特价值,既要当好总行战略的落地执行者,也要成为本地需求与经验的传递者。你的价值,在于促进融合与赋能,而不仅仅是完成任务。    

  在“融通世界”的征程上,每个跨境科技人都是点亮星河的微光,而我们共同的名字,叫工行青年。大家用科技赋能业务,用智慧连接东西,这是我们的事业,更是属于我们的广阔舞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证A500ETF摩根(56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A500ETF摩根(560530)涨1.19%,报1.106元,成交额...
A500ETF易方达(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A500ETF易方达(159361)涨1.28%,报1.104元,成交额1...
何小鹏斥资约2.5亿港元增持小... 每经记者|孙磊    每经编辑|裴健如 8月21日晚间,小鹏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联...
中证500ETF基金(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500ETF基金(159337)涨0.94%,报1.509元,成交额2...
中证A500ETF华安(159...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A500ETF华安(159359)涨1.15%,报1.139元,成交额...
科创AIETF(58879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科创AIETF(588790)涨4.83%,报0.760元,成交额6.98...
创业板50ETF嘉实(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创业板50ETF嘉实(159373)涨2.61%,报1.296元,成交额1...
港股异动丨航空股大幅走低 中国... 港股航空股大幅下跌,其中,中国国航跌近7%表现最弱,中国东方航空跌近5%,中国南方航空跌超3%,美兰...
电网设备ETF(159326)...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电网设备ETF(159326)跌0.25%,报1.198元,成交额409....
红利ETF国企(53088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红利ETF国企(530880)跌0.67%,报1.034元,成交额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