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团结报)
转自:团结报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浙江杭州汇聚了众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他们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道“新”风景。如何更好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建设力”?近年来,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致力于打造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创新实践“城市之窗”,落实“组织起来、加强引导、发挥作用”根本要求,不断加强对广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团结引领。
以共识为基础 强化“建设者”担当
日前,一场关于“建设力”的线上圆桌分享在杭州市上城区E智·同心荟开启,这也是杭州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百荟联学”首场活动。
“传统工艺的心声需要与文化共鸣,更需要与时代同频。特别感谢清河同心坊·同心荟,让我们能够与街区老字号及文化机构一起,成为街区生态的共建者。”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负责人朱军岷在分享时说道。此次活动通过“数智同心荟”直播,吸引6.31万人次线上观看,让“云端对话”转化为思想共识和实践担当。
近年来,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深入开展“凝聚新力量·筑梦新时代”主题教育,除了“百荟联学”,还精心创设了“新阶层·新主张”“同心之旅”“爱国奋斗报告会”等一系列学习教育载体,不断强化共同奋斗的政治引领。
以平台为依托 激发组织活力
在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古城遗址旁的良渚文化村,每天都有这样的场景:自媒体博主在共享办公区剪辑短视频,程序员围坐在咖啡桌旁敲代码,插画师在户外绿幕厅直播创作……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数字游民”,在良渚·同心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台和空间。
“同心荟”是杭州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创新实践的统一品牌,承担着“聚才引才、联谊交友、创业服务、教育培训、议政建言、实践锻炼、社会服务”七大功能,广泛凝聚网络大V、职业经理人、律师、自由职业人员等各类群体。2024年,“同心荟”总部和杭州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先后建成,意味着杭州在团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推动创新创业方面再迈出重要一步。
为进一步激发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内生动力,全面提升全市“同心荟”阵地和新联会组织运行水平,杭州市创新探索社会化运行模式,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吸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参与“同心荟”运营,培养了一批懂统战、会统战、热心统战的代表人士,变统战成员为统战力量。如今,杭州市已经建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同心荟”168个,70%以上“同心荟”阵地实现社会化运营。
以服务为支撑 促进作用发挥
一直以来,杭州市鼓励、支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投身改革创新一线,施展才华和抱负,发挥“建设者”作用。同时,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联合调研等方式走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相关“同心荟”阵地,关心关爱会员成长、提供政策指导、解决实际困难。
如今,全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正深入实施三大建功行动,成为融入大局、服务大局的有生力量。实施服务社会建功行动,建立“同心快响”机制,调动公羊会等331个公益组织参与亚运服务、地震救援、帮扶救助等工作。实施创新深化建功行动,通过“之江同心·新知新质”圆桌会,构建“科学家+企业家”创新联合体,打造“新创学院”平台,促成合作项目17项,凝心聚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共同富裕建功行动,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积极参与“结伴共富·三名结对”,成立网络主播服务团,开展电商直播公益培训,通过直播助农等形式帮助农产品销售。
据悉,下一步中共杭州市委统战部将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立足杭州特色和资源禀赋,广泛汇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建设力”,让创新活力在“城市之窗”建设中竞相迸发、璀璨绽放。(杭统轩)
上一篇:节水控水要下“细功夫”
下一篇:打造育儿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