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通讯员 饶昀羲
贵阳市乌当区锚定以健康医药产业为主导、电子信息制造业为特色的“一主一特”产业发展定位,着力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国药西部医疗产业园是乌当发展医药产业的重要载体。园区通过企业错位布局和配套专业服务,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目前,全区已形成集研发、制造、包装、物流、医疗服务、种植养殖于一体的产业链,拥有健兴药业、新天药业等规上医药制造企业10家。医药企业共持有药号149个、专利93个,48条生产线通过新版GMP认证;拥有产值10亿元以上产品1个、亿元级产品9个;省医药名牌产品18个,国家基药目录产品14个,医保产品25个。
医药属智力密集型产业,乌当区大力实施人才兴区战略,深化政校企联动,支持企业开设“定向班”“订单班”,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对高端人才及团队“一事一议”“一企一策”,鼓励柔性引才。2024年以来,已组织招聘会26场,收集岗位需求460余个,引进中医药人才72人。
通过积极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该区推动了药企与厦门大学、贵州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及贵州科学院、贵州农科院等院所深度合作,共建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目前,全区现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省级产学研基地6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个、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9个。
同时,聚焦一、二类医疗器械耗材,协同发展三类器械、生物制药及大健康产品,打造全省最专业、国内一流的医疗器械及生物制药产业链。建成以生物技术、检验检测、医疗器械等为主的智汇云锦孵化基地,已吸引北京医渡云、贵州大健康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等28家企业入驻,其中立知健、联科中贝、贵州锦跃等14家已投入运营。
在推进健康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形成规模优势、集群优势的同时,乌当区依托中国振华集团龙头企业的虹吸效应和链主优势,大力引进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材料等上下游配套企业,推动新天电子元器件产业园加快建设。同时,积极布局六英寸半导体功率器件芯片线、高可靠塑封器件生产线等20余个引领性项目,逐步构建振华产业生态圈。
中国振华电子集团宇光电工有限公司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获批国家智能制造试点,成为通过欧洲航天局认证的A级供应商,赢得国际话语权。
目前,乌当区正以振华新天电子元器件产业园为核心,推动电子元器件、陶瓷材料、电子浆料等产业发展。同时,谋划建设乌当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围绕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应用开发、电子材料等布局产业生态,吸引下游组件企业。
上一篇:胡塞武装称袭击以色列境内三处目标
下一篇:发出政协声音 讲好春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