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是贵州重要的传统工业基地。今年以来,当地持续优化政策支持和资源配置,在科技研发、技术创新等方面加大力度,推动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上半年,六盘水工业投资增长52.6%,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6.7%。
在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的这家无水印染企业,各类自动化印染设备正进行试生产。据介绍,该项目通过热熔法,让印染工作在高温高压的密闭环境中完成,杜绝废水排放。
贵州浙黔绿色纺织产业园工程师李洪奇贵州浙黔绿色纺织产业园工程师李洪奇告诉记者:“传统的印染要达到80到100吨的排污量,热熔法短流程、高效率,比传统的水浴法要降低30%到50%(成本)。每年光染整上面就可以节省2亿元左右。”
目前,项目一期工程部分产线已开始投产,二期建成后,将形成从化学纤维、纺纱、织造、印染到服装的全产业链条,年产值超50亿元。
眼下,企业正加紧建设纺织新材料研发中心,聚焦无水染整技术迭代、功能性面料开发等领域,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项目向新向好,产业转型升级。这段时间,六盘水这家金属科技公司正针对钢绞线的核心指标进行攻关。通过对产品材料、结构的创新,该企业的钢绞线产品能承受53吨的拉力,相当于吊起30辆小轿车。目前,公司已拥有25项专利技术。10余种钢绞线产品广泛应用于桥梁建设、高速公路、大型场馆工程项目建设等。
贵州水钢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副部长陈通贵州水钢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副部长陈通介绍:“结合行业发展方向,开发了2230兆帕的超高强度钢绞线,为公路桥梁工程建设降低5%左右的综合成本。我们现在正在建设年产50000吨的桥梁缆索镀锌钢丝生产线项目,提升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六盘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蒋家梁六盘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蒋家梁表示:“持续做好项目谋划和递补工作,抓实抓细在建项目服务保障,做好零负企业帮扶工作。推动招商项目早落地、在建项目早投产、生产项目早达产,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来源:六盘水台 陈开泰 王 仲 温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