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投资机会探讨
创始人
2025-07-30 18:57:07
0

(来源:老司机驾新车)

固态电池投资机会探讨

首先会对产品性能及类型做简要介绍。因为大家主要在二级市场投资,核心是解决投资机会,我们也会把对固态电池行情的观点,即后续进展,做汇报。

最后是投资标的阐述。

核心点:第一个是固态电池的产品属性。深入人心的是固态电池有两大核心优势。第一大优势是固态电解质替换掉隔膜和电解液带来的本征安全性。产品体系的安全性能直接决定其活性物质上限。

例如高铁之前跑过很快,后来因配套未完善面临降速。本征高安全性使得固态电池在正负极材料使用上可适配更高活性物质,这也是为什么固态电池关注度高。例如正极从高镍体系到氟磷锰基材料,负极从常规体系到锂金属的前瞻性应用都有人讨论。

这是固态电池被关注的核心脉络。考虑固态电池产业链本身,最大症结或变化是什么?固态电池就是有固态电解质的电池,其他可以不变。但固态电池本身需要这个变化。找到一种材料做固态电解质,其所需维度与液态时代是一样的。

之前理解电池里的活性或能量更多来自正负极。隔膜与电解液的作用是正负极之间的桥梁。考虑桥梁修建(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工程,核心有三个指标需要做。第一个指标是离子电导率。液态时代快充听得很多。

固态与液态肯定不同,如同水里游泳与沙里游泳的感知度不同。需要找到固体材料满足电池运行的离子电导率,肯定与液态不同。第二点是要找电化学稳定的材料,对正负极不管充放电、温度、能量密度或高电压平台变化时,桥梁本身要稳固,需满足电化学稳定性条件。

第三点是商业化社会考量,最终要应用到终端,成本至关重要。因此,从本质出发,三要素是找到材料体系的核心点:离子电导率、电化学稳定性、成本。

固态电解质体系基本有四种,在产学研过程中已相对成熟或形成较一致预期。

第一种材料是有机材料里的聚合物路线,可理解为果冻形态。通过类似PU的环氧乙烷材料加上锂盐合成类似果冻形态。果冻形态相对离子电导率还是能做电池,因为它非常类似感知到的液体。第二点,从电化学稳定性角度,聚合物材料稍有一点弊端,对于高电压体系如三元体系可能面临分解;充放电过程电压平台过高时,材料稳定性会受影响,所以更多在做这款材料时用磷酸铁锂方案。第三点,从成本角度,宁德时代之前推出的凝聚态电池基本来自聚合物路线分支。量产角度,动力段还没看到;宁德时代有产品定型,但真正应用在车端确实还未见到。

在特种领域,这块电池已有应用,如心脏起搏器里的小电池,可通过最后材料搭配使用。这是我们看到的第一种材料,三要素也源于此。

第二个是无机物类材料较多。第一个是过去几年有学习效应的氧化物材料。结构可理解为自然界中最多的是氧化物,碳基纤维氧化物整体用得较多。例如景德镇陶瓷是硅酸盐氧化物,只是结构不同。这种材料本质上的离子电导率,从看到的情况无法独立使用或作为电池单独使用时不够。

但电化学稳定性非常好,不管三元还是铁锂都可适配。从成本本质考虑,规模化后与现有液态体系可实现某种程度接近。这是看到的氧化物体系。多说一句,它无法完全做全固态电池,因为离子电导率不够。在整个工艺路线里会有偏折中路线,即之前听到的半固态或固液混合态,基本就是氧化物电池。

即氧化物电池与聚合物复合或加入微量电解液。电解液使用量减少确实提升了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因为电解液本身不产生活性物质或不贡献能量密度。从这个角度已看到半固态或氧化物固态电池产品。例如有兴趣买未来ET7的150度电换电产品,用的就是氧化物半固态电池;或上汽集团旗下清陶,之前主要做氧化物路线。上汽自己的LS6车型就搭载固液混合态产品;甚至看到8月5号上汽名爵MG4车型在10万价格段搭载半固态氧化物电池产品。从应用角度已看到较明确应用。

这款材料现在成本确实比已有体系贵一点。参考刚交流完的孚能科技,其研发院院长对半固态体系做了分析。看他们最新成本,只比液态体系贵5%~10%。相信对安全性和性能有体验或需求的投资者或消费者,在选择过程中会将其列为核心点,或作为车端卖座产品。这是我们看到的氧化物路线。

第三个路线更多是硫化物路线。硫化物路线特点:离子电导率角度可做全固态电池,因为离子电导率非常好;作为固体,跟液体相当,确实难得。第二点是电化学稳定性、适配材料体系非常优秀。但在国内进展中发展较慢,核心原因是硫化物路线里产品最重要核心原材料硫化锂的制作工艺对环境要求苛刻;在空气或有氧环境下会发生反应,如被氧化、水解生成硫化氢剧毒物质。

在此背景下,硫化锂成本限制了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体系导入。在国内,硫化锂成本按克卖,在300到500万一吨。做出来的电池,对比现在三元体系三毛、五毛钱,硫化物成本应该是2~30块钱,无法商业化。这是面临的实际成本较贵情况。

在日韩及海外美欧国家,布局比中国早。硫化物技术路线或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最开始在日韩丰田汽车角度经历过更新,因为偏全固态体系特别符合其氢能、全固态电池等终极、简单不用折中的思路。从技术专利积累角度,海外专利确实比国内目前多,发展脉络更早。但现在确实未看到全固态硫化物电池产品在现实生活中商业化运行。

但今天在海外脉络里,看到Holiday Power在5月份与宝马合作I7车型,已开始装车测试。从这个角度,发展硫化物也是当下需要补全的。这是硫化物路线。

最后一个路线是卤化物路线。用三要素看,离子电导率OK,电化学稳定性稍有问题;核心是现在产品形态在充放电、高温背景下可能有相变,对BMS产品控制会有问题。现在来看,它应是后面有发展潜力的固态电池电解质,但更多无法直接使用;实际应用中可能与硫化物路线复合,即以硫化物为底,在正极对钛锆体系进行硫化物重塑,提升离子交换和界面改善。

相应成本,因硫化物体系与卤化物体系可理解为卤元素对硫元素替代。卤元素在自然界也怕水,所以现在成本也不便宜。这是看到的四大材料。

四大材料本身,从市场维度、投资维度了解,有两个点非常重要:第一是对三要素有较强认知。三要素规则下来就是能否做全固态电池,泾渭分明地把硫化物与氧化物路线分开。

从投资维度需要理解这点。聚合物因无法做能量密度更高电池,在户储或其他特种领域应用潜力当下会更高;因为车做到固态后,对能量密度的追求也是尽善尽美更好。第一个维度需理解能否做全固态。

第二个角度,整个投资体系还需理解大家到底关注什么。第一个关注是否全固态,第二个关注投资机会如何展现。看电池时,剖析投资机会就是电池需要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谁来做?

在固态电池角度也是回答同样问题。例如关注聚合物里需用到锂盐、PU材料,相应是关注奥克股份、瑞泰新材等公司的逻辑。氧化物体系里关注东方锆业或三祥新材,因为需要锆元素,有锂镧锆氧结构。

硫化物体系更多关注硫化锂或锂磷硫氯电解质层面往上的硫化锂。这也是关注之前锂盐(资产往湿法端转移)、厦钨新能、光华科技逻辑的核心。卤化物角度,相应赣锋锂业有布局。这是大家关注时的核心点,或拆解产业链关注的核心点:第一能不能做全流程,第二材料谁提供?这是从产业链维度拆解公司对应投资机会需要注意的。

第三点,落实解决对固态电池当下理解,或看待其投资机会。主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持续性问题。现在固态电池非常类似于人形机器人迭代状态,往后看持续性很强,甚至最强阶段还未到来。第二个是解决空间维度问题。

从持续性角度,这轮固态电池与往常不同。复盘发现其脉络在2024年前后不同:2024年前更多关注商业化应用场景,因性能提升同时是增效不降本产品。24年低空经济万亿市场诞生时,固态电池表现强劲,因给固态终端找到可迭代应用场景,是当时核心点。当时半固态电池或氧化物技术路线为主的固态行情较绚烂。

去年10月份炒过一波硫化物,在华为公布硫化物专利后,包括关注宁德时代有千人硫化物团队;尤其当时关注赣锋锂业,因硫化物成本原因短期商用会有问题。在此背景下,当时关注度更多来自新而非落地。

但这轮与之前有较大不同。近期看到非常多车企对全固态电池的判断,核心点在于这轮与上轮最大区别是明确时间点维度,之前没有过。大量车企在2027年会有全固态电池示范性落地。装车维度倒推产业链进展,从电池迭代开始,现在就是正式产品迭代元年。2025年看到材料、电池等企业开始进行固态电池特别是全固态电池迭代,与之前有本真不同:时间点确定及近期看到明确进展。

例如5月国轩高科科技日发布全固态电池后,公司涨幅较大(400亿左右公司涨到接近700亿市值)。包括亿纬锂能、欣旺达、豪鹏、孚能等公司先后发布全固态电池硫化物产品。上周(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也看到设备公司如先导智能、清研纳米、利元亨对全固态设备给主机厂或下游核心客户交付。材料端相应材料送样持续进行。这轮不一样在于明确时间点下的产品迭代。

产品一旦迭代,变化有两个点:第一肯定是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毋庸置疑,做的人越来越多。老有投资者关心催化剂,产业自我实现就是非常强的催化剂。包括8月1号恩捷在云南基地发布固态电池产品展现参观。产品开始迭代后,会有更多企业参与,进展持续向上。

第二点,一旦产品迭代,可能往后看到非常重磅的:现在合适的两家龙头企业并未发生。但看今年九十月份工信部或部委层面对固态端可能有相应关注或产品顺延。在此背景下,2024年5月有新闻报道全固态电池端有6家企业入围研发补贴名录,头部两家赫然在列。目前未看到公开程度上这两家企业有非常明确表态,但产业进展往后,企业参与后头部企业也会陆续落地。

头部企业参与对产业实实在在变化不同。例如比亚迪也是覆盖标的。去年年底都知道比亚迪2025年发布制造平台,1月中下旬发布时震撼或市场给到的维度拓圈还是不太一样。一旦真正发生,看到的不仅是二级市场力量,可能成为现象级讨论。

在此背景下,固态电池从新能源角度推到整个市场维度,再推到全社会维度。破圈带来的市场关注度需要设身处地好好想一想。参照年初比亚迪,也可给启示。这轮行情最大一波可能还未开始;以为会发生平淡,但真正出现时破圈影响力可能超预期,特别是现在市场流动性。这是我们觉得第一个需回答的问题:持续性问题。

第二个回答空间问题。这波固态电池非常类似人形机器人产品周期迭代。人形机器人脉络:2021年发布Opportunity 1,然后2,可能10月份有3;需求角度从最早万台级到10万、50万、100万,经历产品迭代、需求上修两个周期才进入验场周期。考虑现在固态电池,应非常像人形机器人产品迭代阶段。

进展角度,三维世界理解较复杂,因FS技术未全球普及,固态进展说不定会更快、更早。考虑空间,一定给到需求维度。现在从一个可预期角度看市场空间,给100GWh假设。假设100GWh,固态相应标的能兑现的市值比较支持,应较大。

为什么有100GWh假设?看中国新能源乘用车,20万以上应有700万辆销量。对应看到,以三年维度(2027年上车),电动化率可能达百分之七八十,有500万辆以上电动车。只要20%消费者愿选固态电池,就有100GWh需求。在角假设条件下,空间维度可给到假设概念。

100GWh相当于跑通行业。现在电池行业全球一年有1500GWh需求。100GWh电池体量带来多大市值空间?每个环节不一样。例如电池环节,假设以现在成本参考,电池5毛钱每瓦时,对应500亿营收;参考10到20个点净利率,对应70亿利润;一个企业获取1/3,相当于20亿利润。考虑100GWh商业模式跑通时给30倍估值,对应600亿市值。这也是讨论电池如国轩高科表现时的参考。

第二从设备角度,已有订单如海目星去年与新宙邦合作签4GWh、4亿合同。非常明确比液态目前价值量更高。考虑100GWh对应设备端需求可能有200亿。一个公司占10%营收对应20亿营收,15个点净利率假设对应3亿利润,给30倍就是90亿。所以看到一些设备公司特别是没那么大的公司表现较强。甚至像先导智能类设备公司因可做整线推进且市占率可畅想更高,可看到相应空间。

从材料体系出发,最重要是如看到全固态电池维度,电解质主导一定是硫化锂跟硫化物。100GWh大概需5万吨硫化物。参考之前电解液龙头盈利2到3万/吨,市场份额折算可能诞生百亿公司。硫化锂也类似,虽然现在300万以上每吨,但看到厦钨新能或海晨股份、光华科技等公司在降本角度攻克,通过CVD、液相法降本;规模化后可能有30万成本可能性,类似当年碳酸锂四五十万价格。100GWh大概需2.5万吨硫化锂,参考4到6万/吨盈利能力,能催生10到15亿利润。相应公司给30倍,也会造成300到400亿市值。不同份额担心不同公司。这是空间上给到的直观假设,源自远端看到产业趋势落地后假设,未来空间维度也会变化。

为什么?新能源出过很多新技术,有的需求没之前快,但降本实实在在发生。降本带来需求空间上限。2022年国泰君安在钠电端推荐有市场关注度。当时钠离子电池在碳酸锂60万价格下还是贵。但以现在碳酸锂7万维度看,宁德时代等优秀企业年底推第二代钠离子电池,与7万锂离子电池价差在10%左右。这是产业变革恐怖的事情。假设当时锂价30万,钠离子电池出货量就不是现在维度。自我实现端降本蛮大事情。

固态领域,这种事也会发生。今年2月固态电池高峰论坛,比亚迪领导提到规模化后固液会接近平价。现在关注不多,网上能查到。比亚迪作为优秀车企及电池一体化企业对产品判断有参考意义。如固液接近平价,未来空间会拉非常大;20万以上渗透率不是20%,甚至可能50%,因供应端自我实现、成本降本带来空间进一步上修。这是行业可看到的。

最后是标的环节。统计市场对固态有延伸或做相应标的大概七八十家。有兴趣可索要相关材料。从我们角度,有现在推荐或相关受益标的有四个。标的选择本着两条原则:第一因大家忙,最好推荐不用看盘的标的;核心原因首先是认可产业趋势,不相信大概不会听。认可产业趋势下选择有卡位核心标的,能在每轮(像机器人)新迭代、新变化时持续存在台桌上,非常重要。但现在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角度,固态电解质肯定需解决;相应材料、设备、电池在每轮持续出现。

第二从空间维度刻画,从当下往后看能看到可兑现空间。当下来看,比较关注每个环节有一个标的:电池环节、设备环节、材料环节(主要是硫化锂和硫化物)。四个环节可打包关注。

第一个在电池环节,非常值得重视200亿市值左右公司:孚能科技。电池环节空间最大,看到1万亿(港股宁德时代2万亿);但先导智能优势设备企业也就五六百亿。从空间维度电池给弹性非常吓人。

孚能有两点优势:第一是软包三元叠片领域唯一以此为主业动力电池公司(国内仅一家),应有经验累积。公司25年初发布400Wh/kg硫化物电池,年底形成0.2GWh全固态产能实现小批量交付,明年产能扩到GWh,进展较快。第二从表态看,公司唯一把固态电池上升到公司战略级定位,具备万线弯道超车能力。新技术像胶卷与数码相机,会带来二线或弯道超车可能性。定位角度公司确实在固态电池层面定位高级。公司半固态电池实现GWh级出货,固态端布局一直做。特别是广州工控5月成控股股东后,经营赋能显而易见。申请集团战略后,公司公告拿到广汽定点。战略定位高,边际改善,值得关注。测算成本,工控进来后实际控制权变更,成本根据公开信息在20块左右,小于现价。电池端弹性最大,只推一个就推孚能科技。相关包括国轩高科及AI端侧能看到的豪鹏科技(同事推荐较久)。豪鹏在AI端侧轻量化要求非常有应用场景,对成本不敏感。让手机、电脑带电提升不直观,但让眼镜轻点、续航长点体验完全不同。二季度业绩非常好,卡位消费可穿戴AI领域,应用场景类似之前卡位户储/储能领域冠盛股份(经历大涨幅)。再投一个豪鹏也值得关注。在电池环节卡在位置上。

第二个是材料环节,最重要是电解质,电解质里最重要是硫化锂。当下来看,厦钨新能逻辑脉络值得关注。从做电池角度出发,如硫化锂谁都能做,但电池级硫化锂或材料端适配,肯定优先相信电池企业能做出来。公司短期业绩二季度略超预期;中期镍钴锰酸锂(NL)材料对盈利能力抬升明年可看到。硅酸锂全球市占率超50%第一;明年镍钴锰酸锂在期待端或盈利能力提升也是中期逻辑。偏固态的硫化锂或相应产品布局进展了解反馈良好顺利。硫化锂环节,公司今年业绩在7到8亿,有估值体系自身变好,硫化锂技术路线持续推进;市场角度也是重要核心原材料。硫化锂可关注厦钨新能。

第三个在硫化物角度,可看到相关标的道氏技术。今年经历业绩反转:去年不到两亿利润,今年一季度4100万;二季度预告同比超100%增长,上半年接近2.2到2.3亿利润。公司年初有6亿股权激励目标。假设股权激励看,公司现在20亿估值。硫化物端或固态电池原材料端布局,最开始关注道氏来自去年碳管关注。今晚公告公司碳管延伸到机器人、电子皮肤或P材料角度需求。公司在新能源端业务(前驱体、碳管、硅碳、导电剂)持续在做进度;其他几块业务也在经历供给到需求到盈利实现过程。硫化物端进展包括氧化物反馈良好;去年底在负极端前沿技术如锂金属负极也跟电子科大团队合作。在硫化物环节值得重视。考虑材料延伸性,具备平台化材料底子;按股权激励角度有估值锚。

最后是设备,做材料、电池需设备。关注宏工科技。公司很早跟乾照电子有干法设备合作,成立合作公司。最近看到清研纳米已实现干法设备出货,公司干法进展或多或少有同步。第二在(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推荐标的中,主要公司聚焦锂电业务;宏工科技去年营收20%来自非锂电业务,成长性非常快(去年50%增长)。角度讲,相信用不了几年非锂电业务能实现50%营收占比。相当于锂电业务外有非锂电业务成长延伸性。核心设备端搅拌或干法纤维化设备布局领先,刚好固态电池硫化物体系需要。值得关注。这是从不错过行情、不用看盘角度给到的标的方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双林股份:公司名称变更为“双林... 转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罗京)8月4日晚,双林股份公告称,公司近日已办理完成工...
民航安徽监管局专项督导安徽空管... (来源:中国民航网)转自:中国民航网《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记者胡夕姮通讯员杨双双报道:8月1日,...
积金评级:7月香港强积金人均赚... 积金评级指出,香港强积金所有基金表现指数7月升1.17%,年初至今累涨10.13%,按金额计,7月投...
邦基科技跌2.10%,成交额5... 8月5日,邦基科技盘中下跌2.10%,截至13:51,报24.28元/股,成交5161.82万元,换...
从军营到警营:那抹忠诚 换种方...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8月5日电(刘璐)在警营里,有这么一些有着“特殊”身份的民警辅警,曾经他们投身火热军...
绿城服务携手高力国际深化ESG... 签约仪式现场乐居财经 严明会 8月1日,绿城服务在ESG领域深化布局,与国际知名机构高力国际签署合作...
科创100指数ETF(5880... 截至2025年8月5日 13:22,上证科创板100指数(000698)上涨0.28%,成分股博瑞医...
农药价格持续上涨,化工ETF(... 消息面上,百草枯、草甘膦等农药价格持续上涨。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8月3日,草甘膦价格为26299元...
劈波斩浪练精兵 水域砺剑护安澜... 8月4日,2025年全区公安机关第一期水域救援培训班在博湖县公安局开班。来自全区各地州的26名学员将...
南平税务:项目管家护航重点项目... 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5日电(高慧珍)2025年以来,南平市税务部门始终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重点,聚焦全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