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支招!教你破解身边“指尖借钱”骗局
创始人
2025-07-30 13:17:15
0

打开手机网页或App,经常突然弹出一个“极速借款”的入口,再加上“额度高”“无抵押无担保”等极具诱惑的字眼儿,网络贷款正悄然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近日发布风险提示,针对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不实承诺等虚假宣传手段,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的行为进行了重点预警与提示。那么,这些新型“指尖借钱”骗局是如何发生的?消费者该如何防范呢?

骗局1:以“入职培训”为名设置“培训贷”

通常来讲,入职培训是一种让新员工了解公司、融入公司,并掌握工作所需技能的常见活动,有些虚假机构却以“入职培训”的名义设下重重陷阱,诱骗求职者陷入“培训贷”。

“培训贷”设立之初旨在帮助求职者支付高昂的教育费用,减轻经济压力,但通过法院审理的一系列教育培训合同纠纷及服务合同纠纷案件可以看出,一些不法机构通过夸大宣传教育培训效果,如宣传“包过拿证”“不过退款”等不实信息,引诱、催促消费者签订合同,报名培训课程并办理贷款。另外,还有一些不法机构专门以“高薪就业”作为诱饵吸引求职者,虚假承诺培训后包就业,但称须在指定教育机构接受专门培训,诱导求职者签订培训合同,然后向其推荐指定的借贷机构分期贷款支付培训费用,但培训结束后往往难以兑现承诺,或推荐的工作与先前宣传相差甚远。毕业生可能面临偿还高额贷款的同时,尚未实现就业需求的双重困境。

今年6月,四川省消委会首次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以省级层面公示投诉案件信息,集中曝光了4家涉嫌“培训贷”消费陷阱的公司。这4家公司宣称“靠声音赚钱,轻松月入过万”“零基础也能学,0元就能上课”等不实信息,吸引了众多网友。然而,本想通过“边培训边兼职”实现经济独立的求职者,却掉入了精心设计的骗局。

“培训贷”常见于职业技能培训,如编程、设计、剪辑等;考证辅导班,如教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等;学历提升课程,如成人教育、海外学历项目等。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法官介绍,对于急于求职者或正在找工作的毕业生,“培训贷”主要有以下四大特征需要特别留意:

一为宣传话术固定,精准投放“高薪诱饵”。“培训贷”在营销话术上通常包括“工资日结”“保底收入”“时间自由”等诱人字眼,此宣传方式能够直击就业者的经济压力以及急迫性,使求职者放松警惕,落入消费陷阱。

二为制造学历焦虑,引导求职者落入培训陷阱。不法机构往往以学历普通且没有专项技能的求职者作为重点宣传对象,通过虚夸培训价值,以“专业不符”“需专项技能认证”“基础薄弱无法胜任”等理由贬低求职者能力,制造“不培训就会失业、错失机会”的焦虑,通过心理压迫使其接受高价课程。在求职者犹豫不决时,机构又会打出“国家考试政策可能随时变动”“机构保过名额仅剩最后100名”等诱饵,促使求职者在未考虑清楚的情况下签订合同,并参加名不副实的培训。

三为引导求职者与小贷公司签订贷款合同。在求职者无力负担高额培训费时,不法机构往往会抛出网贷金融机构的二维码诱骗其通过办理贷款付费。由于贷款均为线上操作办理,合同条款列举繁多且文字设置较小,消费者对于合同的具体内容审查并不仔细,在不法机构虚构的“公司垫付”“分期无压力”“正常流程”等层层诱惑下,求职者未能及时意识到办理贷款的风险,在步步引导下快速办理“贷款认证”“审核”,刻意规避“贷款”“利息”“征信”等关键词,让求职者常在不知情下“被贷款”。

四为贷款合同陷阱重重,霸王条款侵犯求职者多项权益。在签订合同时,求职者往往更加重视培训合同的内容而忽略了用于办理贷款的《贷款/分期合同》。对于分期付款的具体性质,机构通常会以“先学后付”“每月仅需几百元”“零首付分期”为噱头,误导求职者将培训费用转化为金融债务。一旦签订贷款合同,求职者往往难以认识到这是与培训合同相对独立的两个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在后续培训过程中,即使课程质量低劣也须继续偿还贷款,否则将面临催债骚扰、征信受损等风险。而此时,求职者如想要停止偿还贷款,小贷公司则会抛出前期签订的贷款合同,那时就会发现其中隐藏着大量不平等条款,如“7天冷静期后不退费”“违约金高达40%”等。

骗局2:用“爱心领养”引诱捆绑“宠物贷”

如今,养宠物是一种普遍现象,随着宠物经济的发展,“宠物贷”也悄然出现。所谓“宠物贷”,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以“免费领养”为由开展的长期贷款消费模式,此种模式集中出现在宠物店、猫舍或宠物医院等场所。在“爱心领养”的背后,潜藏着虚假宣传诱导、高额捆绑消费、签订霸王合同等多重套路,令不少消费者深陷其中。

所谓“免费领养宠物”并非免费,领养后推出的各类贷款项目才是商家真正的目的,这多是以宠物领养为噱头,实际上是销售宠物用品的民事合同。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和第五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因此,如领养者在领养宠物的同时签订了相关合同,即应当按约定履行。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法官发现,在很多案例中,领养者签订的“宠物贷”是一份分期付款协议,其主要义务就是按期支付合同约定的款项,如果断缴,原则上构成违约,应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因此,在不确保宠物是否健康以及适宜家庭长期饲养的情况下,消费者签订了长期、固定的购买合同极易陷入合同违约的不利局面。

法官支招

针对虚假宣传网络贷款的行为,法官提醒消费者:

一是注意识别不实宣传内容。无论是“培训贷”还是“宠物贷”,都存在大量夸大其词或不切实际的虚假宣传,如“包过拿证”“培训后即高薪上岗”“免费领养”等,为消费者“画饼”。因此,对于超出政策规定的保过承诺或超过合理范围的高回报承诺、高薪酬待遇等宣传,消费者应格外警惕,多方查证,可通过“企查查”App或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先行核查企业的注册登记情况,并进一步核实宣传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拒绝各类话术套路诱惑。

二要逐条阅读合同条款。无论是签订培训合同还是领养合同,都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消费者在签订合同前都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尤其是其中带有数字类的条款,如金额、期限、违约金比例等更要仔细阅读,不在诱惑或催促下贸然签字。此外,还应重点关注合同中约定的收费标准、退款政策、服务内容、承诺保障等条款。如发现合同中有明显对己不利的内容,可以要求机构进行修改或解释。否则,消费者可以按照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四百九十七条的规定,主张合同中涉及到的格式条款无效。

三要注意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在签订合同时,应谨慎提供个人信息,保管好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等内容。如机构或商家要求单独扫描二维码或直接推送其他第三方公司的付款链接,求职者应暂时停止付款,仔细询问实际收款人及收款账户后再行决定是否签订并履行合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证A500ETF摩根(56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A500ETF摩根(560530)涨1.19%,报1.106元,成交额...
A500ETF易方达(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A500ETF易方达(159361)涨1.28%,报1.104元,成交额1...
何小鹏斥资约2.5亿港元增持小... 每经记者|孙磊    每经编辑|裴健如 8月21日晚间,小鹏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联...
中证500ETF基金(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500ETF基金(159337)涨0.94%,报1.509元,成交额2...
中证A500ETF华安(159...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A500ETF华安(159359)涨1.15%,报1.139元,成交额...
科创AIETF(58879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科创AIETF(588790)涨4.83%,报0.760元,成交额6.98...
创业板50ETF嘉实(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创业板50ETF嘉实(159373)涨2.61%,报1.296元,成交额1...
港股异动丨航空股大幅走低 中国... 港股航空股大幅下跌,其中,中国国航跌近7%表现最弱,中国东方航空跌近5%,中国南方航空跌超3%,美兰...
电网设备ETF(159326)...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电网设备ETF(159326)跌0.25%,报1.198元,成交额409....
红利ETF国企(53088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红利ETF国企(530880)跌0.67%,报1.034元,成交额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