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家国创中心、431家外资研发中心、114家科创板公司领跑
江苏以专项监督助推“高原”之上起高峰
南报网讯(记者 余梦迪) 7月29日,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在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报告了关于围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开展提升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外资研发中心、科创板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监督情况。报告显示,江苏正通过精准监督、靶向发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夯实基础。
本届以来,省人大常委会紧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这一任务,先后监督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重大科创平台建设等工作,今年重点聚焦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外资研发中心、科创板上市公司,以专项监督推动创新融合发展。自3月以来,教科文卫委通过聚焦重点环节、分类调研、创新方式等举措,实现省内6家国创中心调研全覆盖,深入了解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情况。
在国创中心建设方面,江苏表现亮眼。截至目前,全省共牵头和参与建设国创中心6家,数量居全国省份第一,超额完成“2025年建设4家”的目标。其中,生物药国创中心建成多个技术平台,设立81项揭榜挂帅项目;EDA国创中心形成国际首个射频电路无源器件自动综合工具等成果;第三代半导体国创中心攻克多项关键技术,苏州平台研发的新型国产化MOCVD成功投用并刷新世界纪录。省级层面还布局17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为国家级储备后备力量。
外资研发中心建设同样成效显著。全省累计核定外资研发中心431家,投资主要来自欧美、日本和中国港台地区,2023年平均研发投入约9000万元,远高于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且超七成集中在先进材料、电子信息等制造业领域。通过出台22条支持措施、评选49家省重点支持外资研发中心、推动参与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等,江苏外资研发中心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其中89家享受国家免退税政策,数量居全国首位。
科创板上市公司方面,江苏以114家的数量占全国19%,是全国唯一一个科创板上市公司超过100家的省(市)。其中,79家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居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