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佩服这位小伙子”“凭双手和勤劳创造财富,非常棒”……连日来,一名“95后”淘粪工的故事被各级媒体多次报道,刷屏网络后得到许多好评。
主人公潘浩男拥有大学本科学历,两年多前到浙江宁波,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加入粪便清运行业。他白天驾驶吸粪车穿梭街巷,夜晚开着自己的车回归生活,这个巨大的反差让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热搜。潘浩男的女友李雅晴也从老家安徽辞职,奔赴浙江与他并肩同行。“淘粪工的爱情”被分享上网后,击中无数网友内心,满屏皆是真挚祝福。
这名“95后”淘粪工的故事,何以打动人心?
职业无贵贱,态度才关键。当前,从中央到地方,稳就业、惠民生的政策举措持续发力。然而,现实中,部分求职者仍“眼高手低”,对环卫工、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职业心存偏见,宁可待业也不愿“屈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潘浩男选择接手父亲的行当,在这份少有同龄人从事的岗位上扎下根来。粪便清运是城市运转不可或缺的一环,需求日增。他凭踏实劳动与辛勤汗水,为自己打开人生新天地,生动诠释了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只要端正劳动态度、脚踏实地耕耘,都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坚实起点。
这条新闻也让人看到别样的择偶观。潘浩男与李雅晴在网络相识相恋。近期,李雅晴辞去幼师工作来到爱人身边,两人幸福相守的动人故事持续引发关注。面对男友的职业特性,她坦然表示,全家都看好这个踏实肯干的小伙。网友则赞叹:“有担当的男人才最帅。”当下,不少人挑选另一半时过于看重对方职业是否“光鲜体面”。其实,幸福的伴侣关系,关键在于人品、责任感等“里子”,而非别人口中的“面子”。
积极传播行业正能量,同样是“95后”淘粪工走红的重要原因。潘浩男自幼跟着家里接触粪便清运行业,见过不少嫌弃的目光,也曾害怕碰到熟人。如今,他虽早已习惯这份工作,但也绝不刻意美化——坦承“闻到味道身体本能会反胃恶心”,忙碌时“一天要掀开几十个化粪池盖”,甚至有过“身上脸上被溅满污物仍得继续干”的经历。难能可贵的是,他从不回避艰辛,主动澄清网传“高薪”误解,叮嘱想入行的年轻人“踏实稳进才是正道”;还发挥大学时所学的影视编导专业特长,利用短视频平台大方展示工作日常,让越来越多人了解、尊重这个行业。
从最初的“不接受”到如今自豪地自称“淘大粪的”——这名“95后”淘粪工的蜕变,正是自信的鲜活注解:不逃避现实,在平凡的坚守中赢得尊严。这份直面生活的坦然,何尝不令人敬佩?而公众的认同与祝福,则折射出社会的包容与进步。
上一篇:警保携手 远离保险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