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湖晚报)
转自:南湖晚报
N徐志平
说起康熙朝的废太子胤礽,话题颇多。胤礽其母乃康熙结发嫡妻孝诚皇后赫舍里氏,她的祖父索尼是顺治去世时任命的康熙四位辅政大臣的首辅。为遏制另一辅政大臣鳌拜的权势,将孙女嫁康熙,索尼一家及皇后曾帮助康熙度过危机,为康熙战胜鳌拜、坐稳江山立下大功。但皇后生下胤礽即去世,康熙为此特别悲伤,也特别钟爱胤礽,在康熙十四年(1675)胤礽二岁时立为太子,后为他聘请名师,寄予厚望。但是胤礽生于宫中,受到宠爱,自恃权势,多有不检点之处。当时大学士、宰相索额图乃是索尼之子,康熙皇后之叔,也是胤礽的叔岳祖,大权在握,支持胤礽,形成“太子党”。而康熙其他皇子则虎视眈眈觊觎着“太子”名位,也构成一个个党派,明里暗里争斗,向康熙进谗言。终于,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秋狩木兰期间,胤礽的不检点激怒了康熙,康熙以“赋性奢侈”“暴虐淫乱”“语言颠倒,意类狂易之疾”之由宣布废黜太子。据记载,康熙宣布诏令时“且谕且泣”,宣布完即伤心欲绝,扑倒在地,大病一场,七日不思寝食,且得了中风,右手不能写字。
被寄予厚望的太子实在使康熙太失望了。废太子后,其他皇子形成的各“党”相继向康熙推荐其他皇子,这引起康熙警觉,看到了背后的争权夺利,于是严加斥责背后活动的皇子,并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以胤礽“虽被镇魇,已渐痊可”为由复立太子。但终因政治斗争的复杂及胤礽的不争气,在康熙五十年(1711)再次以“狂疾益增,暴戾潜越,迷惑转甚”被废并禁锢。由此,也兴起了康熙晚年皇子兄弟相残、争夺太子之位的政治风暴。
胤礽赏识朱彝尊,可能也是他拉拢文人、收买人心之举。朱彝尊的《咏白杜鹃花,应东宫教》诗中第二联写道,“色殊李白宣城见,状比嵇含岭外工。”诗中用了李白宣城见杜鹃花之典,李诗如下:“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李白在诗中用了古代蜀国国王杜宇因亡国而悲怨化为杜鹃鸟“啼血”的传说,表达对家乡四川的思念。李诗调子低沉,朱彝尊引用此典,莫非是胤礽后来遭遇的谶言吗?
胤礽被废后的第二年,朱彝尊即去世。古代太子之立被认为“国本”所系,废立太子都要诏告全国,朱彝尊是知道胤礽被废的。
上一篇:翁勤雄仲夏赋诗沁园春描绘湖城景致
下一篇:抚宁区因地制宜开发特色研学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