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聂伟 实习生 颜泽宇
“如果有一个实现愿望的机会,你会许下什么?”对于淮安市淮阴区的失能老人陈大爷来说,他的愿望朴实得令人心酸,“舒舒服服洗个澡”。
7月29日上午,在《政风热线·我来帮你问厅长》全媒体直播节目现场,陈大爷把自己的愿望和诉求,抛给省、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
节目现场播放VCR《长护险,如何让长期护理更贴心?》,讲述了长护险参保人员陈大爷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洗浴难、如厕难等困境。陈大爷在片中吐露心声,“这个政策虽好,但还是不够贴心。”
长护险作为一项重要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为因疾病、伤残、年老等导致的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长期照护的失能人员提供护理保障和资金补助,包括机构护理、居家护理等形式。省医保局相关处室负责人现场介绍,建立长护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给予长期失能人员专业化、规范化的照料,同时也给其家属一个“喘息”机会。
什么原因让陈大爷感觉政策不够贴心?短片里给出答案。“陈大爷虽然接受了一些护理服务,但他最需要的洗浴、如厕等服务没有得到有效提供。”短片播放结束后,主持人王南第一时间连线正在观看直播的淮安市医保局局长印亚琴。
印亚琴对长护政策给予耐心解答:关于护理质量方面,淮安护理人员均是持证上岗,都取得职业技能机构认定的证书。目前提供的护理服务分为3大类29项,基本能满足失能人员的照顾需求。如居家护理的15项基本生活照料服务项目,包含面部清洁、口腔护理、洗头理发、失禁护理等,每次选择不超过8个项目,每次服务时间不低于1.5个小时,上门服务每个月不少于10次。
如何让好政策变得更贴心?“对陈大爷提出的合理建议,我们会积极采纳。”印亚琴表示,为保证服务质量,淮安建立监督管理评价考核机制,不定期回访,并开展满意度调查。
“我们对护理员的服务质量有多方面核验和监管。”省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丽菁补充说明。一方面,派出护工的长期护理机构要对护理人员的服务工作进行留痕;另一方面,还可以随机现场连线进行核验。被护理人员家属,在护理服务完成后要签字确认,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医疗保障经办机构也会不定期派人上门了解护理人员的服务绩效。
江苏长护险发展现状如何?我省推进长护险工作已连续3年被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长护险工作走在全国前列。首先,制度上实现全覆盖,所有市县均建立起长护险制度。其次,长护险参保人数全国最多,已有6400多万人参保。再次,全省2600多家长护机构数量全国领先。截至目前,有30万户失能家庭得到长护,江苏“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情况得到很大缓解。
朱丽菁介绍,江苏将聚焦百姓关注的长护服务方面,做好三方面推进:推进长期照护师的认证培训,提高长护的职业化水平;推进长护服务项目的规范统一,让失能人员享受到标准化的长期护理;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型,让百姓能就近享受医养结合的长护服务。
上一篇:马远良院士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