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融合的辩证逻辑
创始人
2025-07-30 01:11:47
0

(来源:中国改革报)

转自:中国改革报

□ 王洪胜

新时代,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行各业。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其中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如何让科技创新这个“第一生产力”与现有产业深度融合并实现创新转型,已成为当前重要议题。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融合过程蕴含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矛盾运动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马克思说,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科学技术的注入让生产力如虎添翼,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新的生产力不断涌现,新生产力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变革,进而引发了社会关系的一系列调整。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都可能因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融合而发生深刻变化。所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融合,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社会历史进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矛盾运动的生动体现。马克思高度评价科技创新的作用,“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消耗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科技创新创造出更先进、更高效的生产工具,极大提升了人类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与效率,催生出新的材料、能源、信息处理方式,从而革新了劳动对象、丰富了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对生产力要素的持续革新迫使既有的生产方式、组织形式、产业形态必须作出调整,以适应新的、更高的生产力水平。通过系统性地调整和优化产业内部结构、产业链条关系、生产要素组合方式以及制度政策环境,生产关系将能够主动适应科技创新所代表的新生产力要求。产业升级正是社会生产体系为适应先进生产力而进行的深刻的结构性、制度性变革。

由此可见,产业升级是生产力发展到新阶段后,生产关系及相应的经济结构为适应并容纳这种发展而必然发生的调整过程。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我们还要深入把握科技知识如何物化为生产力要素以及生产力要素的革新如何通过产业结构的重塑反馈于科技创新的方向与速度,从而形成螺旋上升的动态循环。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融合的价值取向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终极关怀

马克思认为,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在人没有完成创新性活动之前,结果已经以目的形态存在于大脑之中,人的创新性活动是客观物质性与自觉能动性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他始终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域下考察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前提出发,确立了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观点,并由此制定了为人民谋利益的政治纲领。

马克思将唯物主义彻底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用群众史观取代了英雄史观,认为人民是社会历史的实践主体。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融合,深刻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主体,彰显了科技创新的人民性特征,从根本上阐明了“由谁创新”这一实践逻辑——人民群众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更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根本力量。在科技创新的实践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他们通过创新实践,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逐步推动科技创新的深入发展。同时,这也要求创新实践中,必须注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融合,还蕴含着“为谁创新”的这一群众史观价值追求。这就是说,科技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推动社会进步、提升人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径。科技创新的成果必须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应当成为科技成果的享用者,切实感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不仅体现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的地位,也彰显了科技创新的“人民性”本质。只有这样,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为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马克思在对科技进行考察时,人的生存境遇始终没有游离出他的视野。马克思敏锐地发现工人异化程度随科技发展愈发严重。科技的发展,本应是人类追求自由、解放自我的手段,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却成为束缚人、压迫人的枷锁。因此,马克思强调,要实现“人类的解放”和“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必须消除这种异化现象。

马克思还洞察到了科技所蕴含的解放力量。“技术是造成共产主义社会的前提条件”“自然科学却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作准备”。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融合,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更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科技创新给人们带来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工作、学习及生活方式,使个体能够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并缩短劳动时长,给人更多自由时间去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同时,产业升级推动社会分工与职业形态多元化,为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与机会,使得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最终实现人的解放。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融合,本质是唯物史观基本规律在当代的实践展开——以生产力发展为根本动力,以生产关系调整为实现路径,以主体的创新活动为实践方式,最终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内在逻辑既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也彰显了人类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性。

【作者系中共锦州市委党校副教授;本文系2025年度中共锦州市委党校(院)级科研课题“关于锦州市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研究”成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健友股份涨2.06%,成交额1... 7月30日,健友股份盘中上涨2.06%,截至13:00,报11.89元/股,成交1.34亿元,换手率...
吉华集团涨2.01%,成交额1... 7月30日,吉华集团盘中上涨2.01%,截至13:00,报6.09元/股,成交1.70亿元,换手率4...
江化微涨2.02%,成交额1.... 7月30日,江化微盘中上涨2.02%,截至13:00,报19.17元/股,成交1.28亿元,换手率1...
南都物业涨2.46%,成交额3... 7月30日,南都物业盘中上涨2.46%,截至13:00,报13.76元/股,成交3971.94万元,...
四川九洲涨2.26%,成交额4... 7月30日,四川九洲盘中上涨2.26%,截至13:09,报16.30元/股,成交4.60亿元,换手率...
宏盛股份跌2.11%,成交额1... 7月30日,宏盛股份(维权)盘中下跌2.11%,截至13:10,报30.66元/股,成交1.19亿元...
华自科技跌2.05%,成交额1... 7月30日,华自科技盘中下跌2.05%,截至13:11,报9.55元/股,成交1.45亿元,换手率3...
思林杰涨2.03%,成交额18... 7月30日,思林杰盘中上涨2.03%,截至13:12,报56.67元/股,成交1853.32万元,换...
邵阳液压涨2.02%,成交额2... 7月30日,邵阳液压盘中上涨2.02%,截至13:14,报34.79元/股,成交2.11亿元,换手率...
金证股份股价跌5.11%,南方... 7月30日,金证股份跌5.11%,截至发稿,报19.88元/股,成交9.91亿元,换手率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