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罗颢/文 宋延康/图
“家有三年陈艾,郎中不用来。”“姜是老的辣。”……在很多人的传统观念里,中药材似乎是越陈越好。不过,从今年8月1日起,中药饮片保质期标注将强制执行。那么,目前南宁市场对中药饮片保质期标注新规执行情况如何?市民对中药饮片保质期是否有所了解?7月28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市场观察 多数中药饮片已标注保质期
2023年,国家药监局发布的《中药饮片标签管理规定》提出,中药饮片的内、外标签应当标注产品属性、品名、规格、药材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装量、保质期、执行标准等内容。其中,保质期的标注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相关施行日之前使用原有的包装、标签生产上市的中药饮片,可以继续销售、流通至使用完为止。
7月28日,记者在东葛路某大型连锁药店看到,各类中药饮片都被放置在透明的密封罐中,上面清楚标注了中药饮片的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我们的中药饮片都来自正规厂家,都会标注保质期的。”该店工作人员陈姐表示,大部分中药饮片保质期为2至3年,像菊花、金银花等易变质的药材,保质期会短一些。
在民族大道某药房,中药饮片标签上的保质期一目了然。“消费者对药品信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标注保质期让大家买得更放心。”该店店长表示,目前店里未发现没有标注保质期的中药饮片。对于即将过期的产品,店里会提前进行促销处理。
记者走访多家药店,发现大部分连锁药店的中药饮片都按新规标注保质期,只有一些陈年饮片仍使用旧包装。南宁某药店店长表示:“目前市场还有些旧包装中药饮片。新旧包装过渡期结束后,整个中药饮片市场将迎来透明化、标准化新阶段。”
市民声音 支持新规盼加强保质期科普
对于中药饮片保质期标注新规,大多消费者表示支持。“中药饮片标注了保质期,让消费者心里更有底,知道什么时候该吃完,也能避免吃到过期药。”正在一家药店购买党参的市民李女士说。
不过,也有一些消费者对中药饮片保质期的具体规定不太清楚。“我知道西药有保质期,但中药不是越陈越好吗?怎么现在也有保质期了?”市民张先生感到疑惑。他希望药店或相关部门能多开展相关知识科普,让大家了解不同中药饮片的保质期以及保存方法。
专家解读 规范行业管理保障用药安全
“中药虽然有‘陈药’一说,但并不是所有的中药都是越陈越好。”南宁市妇幼保健院药学部主任何艳春解释,像陈皮、半夏等药材,在一定范围内确实是陈放后药效更佳,但也有一个合理的保存期限,否则药材可能会发生霉变、虫蛀等问题,导致药效降低甚至产生毒性。
何艳春认为,中药饮片标注保质期是非常有必要的。新规强制执行,将终结“标不标看心情”“标多久靠经验”的行业乱象,中药饮片的“寿命”有了科学、统一的“官方认证”。以前,中药饮片的保质期标注依据缺乏科学性,部分企业未通过加速试验、长期稳定性试验等现代手段验证,导致饮片实际质量与标注期限脱节,存在疗效与安全性风险。新规的实施,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跃”,不仅规范市场秩序、推动产业升级,更是一把质控的“科学标尺”,在保障患者的疗效与用药安全方面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质控体系的规范,可从源头上减少因饮片变质引发的用药安全事件,不断提升群众对中药饮片质量的信任度,保障患者权益。
上一篇:智通A股限售解禁一览|7月29日